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今天,中医专家和营养专家联合推荐这道药膳,您可以在家尝试给家人做一做。
白
果
麻
鸭
主料:麻鸭克
辅料:姜片30克,党参10克,黄芪5克,葱段10克,枸杞5克
调料:盐5克,绍酒50克,胡椒粉5克,花椒粒2克,生粉3克,清水10克,高汤克
药材:白果20克
制作过程
锅中加入清水,生白果用盐水煮熟,待凉透后剥去壳和衣,白果芯沥干水分,用°的油温炸透捞出备用。
生粉3克加10克清水调成生粉汁,备用。
鸭从鸭背开刀,去除各种内脏,剁去鸭爪,用盐3克、胡椒粉、绍酒25克将鸭子涂抹均匀,腌渍30分钟后洗净。
鸭子放入炖盅内,加入高汤、姜、绍酒25克、党参、黄芪、花椒,上笼旺火蒸1小时至软烂后取出,蒸熟的鸭子拆去骨架,放入碗中待凉透。
露在碗外的鸭肉沿碗口修圆切下,切成1厘米直径的大小均匀的肉丁。
鸭肉丁与处理好的白果混合均匀,填放在碗内的鸭身内,将开口朝下放置,浇入清汤。
上蒸笼旺火猛气蒸30分钟放置在盘内,炒锅中倒入原汤调入生粉汁勾芡,淋在鸭子上即可。
养
生
功
效
专家药膳方解
滋补五脏、补阴养血、养胃生津,适用于阴血不足、形体瘦弱、痨病体虚以及无病强身者。
鸭肉味甘性凉,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本经逢原》:鹜,温中补虚,扶阳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阳气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肿人用之最妥。黑嘴白尾者,治肠胃久虚。葛可久白风膏用之,取金水相生之义。绿头老鸭,治阳水暴肿,《外台》鸭头丸用之,取通调水道之义。《纲目》:鸭,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头雄鸭。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白鸭。鸭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有研究表明,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黄油或猪油,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益,对于担心摄入太多饱和脂肪酸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来说尤为适宜。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泻泄。党参、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专家简介:
王满棒,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便秘、多汗症、咳嗽、口腔溃疡、慢性鼻炎、痤疮等。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