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鼻祖孟诜简介,守中致和,开创非遗传承

据史料记载,孟诜(shen)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第31世孙(孟氏族谱可以查到),是汉代从山东迁到河南的一支。孟子后人英杰辈出,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儒家有云:“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孟氏后人中出了孟诜(shen)这样一位医药学家,开创中医食疗学,并写下食疗学的经典之作《食疗本草》,倒也很符合孟氏家族的气质。而本文的主人公——孟诜(shen),就是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医学家。

中医食疗/孟诜的医学贡献/汝州孟余堂/孟余堂松元集/孟余堂九香平

据史书记载:孟诜是唐代汝州子平里人,也就是现在的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著名医药学家、食疗学家。孟诜自幼饱读诗书,进士及第后,调往京城为官。后因言犯上,被贬离京,晚年告老还乡,一心钻研医药,造福乡亲,为乡里称道。孟诜系统性的开创了中医食疗学,晚年所著《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他也被誉为食疗学的鼻祖。

孟诜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守中致和、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传承至今,入选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余堂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孟诜自年轻时就喜好钻研医药,40多岁时遇到孙思邈,然后拜师学艺,以师礼事之,精心研究食疗与养生术。孟诜是药王孙思邈的真传弟子,又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唐代四大名医。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搜集了种兼具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食疗本草》的出现,把饮食疗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谓集唐以前饮食疗法之大成,对后世食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汝州有许多关于孟诜的传说:主要有《不爱进士爱良医》《辞官归乡研食方》《巧用艾草防瘟疫》《指导种韭度饥荒》《孟余堂上弄岐黄》等,这些传说故事以民生情怀温暖人心。孟诜的故事和食疗养生孟余堂,均以《孟诜传说》为名,年列入汝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五批非遗项目。

吃药不如食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无数食品中遴选出的性味最平和而营养最丰富的“良药”,它治的正是人类如何生存这个大“病”。食疗学家孟诜从发现了这个大秘密,善于用日常食品养生保健,既避免了药物的偏性,又使身体强健。他寿命很长,享年92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xgzx/9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