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验方中医外治疗法实用小验方三则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pf/mipso_5941738.html

中药兜肚疗病痛

中药兜肚疗法,是将某些中药研成细末,以柔软棉布折成大小能覆盖脐腹部的兜形,把药末均匀撒上,再复以稍厚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以免堆积,制好后戴在脐腹的一种治病方法。

治胃寒痛:荜拨、干姜各15克,甘松、山奈、细辛、肉桂、吴萸各10克,大茴香6克,艾叶30克,共研细末。用柔软的棉布作成20厘米见方兜于胃痛部。1个半月为1个疗程。

治阳痿:把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10克,阳起石12克,柴胡6克,研成细末,做成兜肚长久佩带,每10天换药1次,每日晚用热水袋敷药兜15~30分钟。

治慢性腹泻:茴香、丁香、肉桂、花椒各20克,研末,做成药兜长久佩带,每15天换药1次,每日加热熨效果更好。

治前列腺肥大:取肉桂30克,升麻15克,研成细末,同麝香03克调匀,制成药兜常佩带在小腹中,每5日换药1次,每晚用热水袋敷药兜15~30分钟。

小儿常见病的敷足疗法

敷足心法是指将中药研末或捣烂后,用蛋清、食醋等调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或用绷带包扎,通过足底局部的吸收和对腧穴的刺激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1.婴儿吐奶:吴茱萸、生姜各9克,先将吴茱萸研为细末,与生姜共捣如泥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2天。

2.流行性腮腺炎:取吴茱萸9克,虎杖9克,紫花地丁10克,胆南星5克,共研细末,每次取粉10克,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涌泉穴左患贴右足,右患贴左足,连用3~4次,腮肿可在数天内获愈。

3.小儿鼻衄:取洗净大蒜瓣3~6克,压碎,捣成泥状,涂于纱布上,敷在足心涌泉穴,左侧鼻孔出血敷右足心,右侧出血敷左足心,双侧出血敷双侧,并用纱布固定好,每次贴敷6~8小时,一般1次可愈。

4.小儿盗汗:五倍子、酸枣仁各等份研末,于就寝前取药粉20~30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双足心,翌晨取下,一外敷3~7次即可。

熨法五种

熨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传统疗法之一,是借助药物的热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温阳散寒,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软坚散结等作用。其临床应用广泛,方法简便,实用经济,且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酒熨:白酒克,加热,待温度适中后用棉球浸蘸,自上而下擦搓胸口。能治疗心胸胀闷,心中郁闷不舒等症。

醋熨:食盐适量炒热,加入研细的香附子30克,然后再加入陈醋适量,调和均匀,用布包好,熨手心、足心、腹部等处。每次分钟。可治四季四肢冰冷、寒湿气痛、瘀血肿块等症。

盐熨:粗盐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熨肚脐及全腹部。可治疗因受寒后的腹痛、痛经、急慢性肠炎、痢疾等症。

姜熨:生姜、葱白头等量,切碎,捣烂,炒热,用布包装熨患处。冷则更换,每日数次。可治疗风寒骨痛、关节酸痛等症。

葱熨:将克连根须大葱切碎,置锅内炒至极热,加陈醋克炒匀,用布包好,熨脐周及小腹。可治疗小腹胀痛、尿闭等。

注:以上验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友情提示

欢迎您给喜欢的文章点个“赞”和“再看”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者到朋友圈

还有别忘了给“《民族医药报》”设为星标

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来源

《民族医药报》

值班编辑

毛凯亮

值班主任

张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ysdp/7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