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30319.html
人归结起来还是大自然的产物,养生就是养自然之道,天人合一就是最终的追求,那么古人对天人合一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对于现代纷纷扰扰的人们又有什么启示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精华总结:
人要追随自然才能领悟合一1.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每天晚上不要吃得过饱,每月的最后一天不要大醉,每年年末不要远行,行房事不要点油灯(古人点油灯,现代人就注意空气清洁吧)
2.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意思是:疾病都是早晨症状变轻,白天疾病平稳。傍晚疾病症状开始加重,夜里发病最为严重。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古籍中记载的养生避讳意思是: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这也是古人对实践出真理的另一种认识。
4.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意思是:人身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秉性。风能够生万物,也能害万物。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5.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意思是:人身小宇宙,阳气是最重要的,阳气足才能够延命长寿。
五谷与五脏关系6.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意思是:宇宙的变化分为两极,有开就有关,用药也是一样,比如一般培补方中,亦要参以疏通,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7.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意思是:治病要善于顺应季节变化,感受时气的偏失,体察人的情绪影响,感悟事物自然变化的道理,也就是要善于把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来看。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意思是:人和季节变化一样,像春天一样融融,就能生物延年;像秋天一样秋肃肃,就能杀物短命。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凡事正反面对立分阴阳意思是:春夏,阳气上升则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
1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意思是:早睡早起
11.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意思是:所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
12.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意思是:钱物诚可贵,人命价更高,面对事物要有取舍。
如果说以不变应万变是个人成熟的表现,那么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则是养生的王道。无奈活在当下实在有太多羁绊,金钱的利诱,名誉的攀比,污染的毒害,在清净之中谋得属于自己的养生一法更是一种修行。
修行万种唯心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