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疗法是一种无创性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作用原理
1、直接增加冠状动脉、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特点:
(1)通过心电反馈触发体外反搏,在主动脉瓣关闭时反搏,反搏的血液因主动脉瓣关闭回不到心脏,从而进入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2)体外反搏为序贯性,从下到上搏动,使血流从下向上回流。
2、提高血流切应力,预防或缓解动脉硬化。
二、治疗效应
体外反搏治疗效应包括以下:1、调节血管紧张性,增加局部血流;2、舒张冠脉,改善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3、促进血管新生及侧枝循环开放和形成;4、调节血小板功能、保持凝血及纤溶状态之间的平衡;5、调节血管平滑肌生长、增殖;6、调节炎性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与分布。
三、体外反搏适应症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衰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其他心脏病
2、颈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
3、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综合征及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
4、眼底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5、耳疾病:突发性耳聋耳鸣
6、性功能障碍
7、康复、保健、消除疲劳、不愿活动者等
四、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机制
1、体外反搏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1)体外反搏在舒张期压迫肢体,使颈总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增加,而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睫状后动脉的灌注压和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改善视神经的缺血及缺氧,从而逐步改善视功能。(2)体外反搏能够促进视网膜缺血区吻合支开放和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视网膜的血流灌注,进而治疗视神经萎缩。
2、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体外反搏时舒张期气囊序贯加压于四肢,迫使血液返回主动脉,提高主动脉舒张压,脑供血动脉舒张压随之增高。(2)体外反搏增加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使脑组织不仅在收缩期,而且在舒张期也可得到较多的血供,从而改善脑组织缺氧,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3)体外反搏使血液压增强,血流切变速度增加,血粘度下降,较好的改善脑梗死区血液循环。
3、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1)体外反搏增加脑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脑循环,同时改善内耳血供。(2)体外反搏明显提高主动脉舒张压,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保持较高的灌注压和高流量的血供,促进脑血管吻合支的开放,改变内听动脉血液循环。
4、体外反搏治疗性功能障碍:体外反搏治疗在心脏舒张期对气囊充压,将其下肢、臀部及下腹部的血流驱回腹部主动脉再出髂内动脉→阴部内动脉→阴茎内动脉,促进阴茎海绵体的供血,改善勃起功能。
五、疗程
体外反搏治疗为甲类医保,省、市、新农合及部分商业保险均可报销,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