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未盈,凉秋已至,今天是24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之说。
立秋虽至,但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仍然酷热难当,秋老虎的威力仍不可小觑,因此立秋前后养生,在饮食上还是应坚持祛暑清热。
以下分享几条立秋前后的健康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希望小伙伴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保持健康的身体!
01立秋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家中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随身备一件外套“避寒”。
02立秋早晚温差渐大预防感冒
立秋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
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03立秋饮食
1、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2、少吃过燥的食物
3、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04立秋要防秋燥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05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