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过,但正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立秋过后,还有一伏,那就是“末伏”,
8月16日至8月25日,就是今年的末伏时节了,
此段时间,也被民间称为“秋老虎”,因为白天,依然十分炎热。
末伏,代表着,即将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
末伏,是一个养生的关键时间,此时,过好末伏,可以为秋冬健康打基础,使得秋冬少生病。
末伏最后10天,吃三肉,食三叶,让你百病不生,除去老病。
末伏将至,食三肉
吃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经过了漫长的炎夏,很多人,经常吃冰淇淋、冷饮,很容易刺激肠胃,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寒气入体。
如果,再加上,长期吹空调的话,那么,很容易肩膀酸痛,关节疼痛等。
末伏时节,不妨适当吃点羊肉,有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当然,羊肉是冬令常见的滋补肉类,放在末伏来吃,是很有讲究的,白切羊肉最合适,不建议红烧。
吃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度过了30天的三伏,体力消耗大,津液流失多,人体损失了不少的蛋白质。
在末伏之际,适当吃点鸡肉,有助于补充体力,鸡肉是优质蛋白的最佳来源。
优质蛋白,有助于肌肉代谢与增长,不但可以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还可强筋健骨、活血调经。
所以,此时,不妨吃点鸡肉,末伏还适合多吃点冬瓜,可以和鸡肉一起做美食。
鸡肉冬瓜汤
做法:
1、准备好调料,葱,姜,蒜,料酒,白胡椒粉;
2、冬瓜切块,香菇泡发去蒂,鸡肉洗净沥干水分;
3、热锅,下鸡块煎(不用放油),煎的过程中放入姜片,香菇,煎到两面都发黄的时候倒入料酒,洒一点白胡椒粉;
4、换入另一个锅中,把鸡块,姜片,香菇放入锅中,煎出的油扔掉不要,加水,加葱段,冬瓜,蒜;
5,大火滚开之后,转小火炖40分钟,炖好之后,出锅之前,再放入盐,白胡椒粉即可。
吃猪蹄,补充维生素
三伏天,出汗多,体内的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损耗多,此时,不妨吃点猪蹄。
猪蹄,含有较多胶原蛋白和淡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镁、铁等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所以,末伏时节,不妨吃点猪蹄滋补一下哦!
末伏将至,食三叶
食薄荷叶,清凉又解暑
末伏时节,白天高温炎热,要谨防“秋老虎”,此时,适合吃点薄荷叶。
薄荷叶,味辛,清香升散,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解郁。
清清凉凉的薄荷叶,能消除夏日的火气与胃肠郁闷。
煮绿豆汤的时候,加点薄荷叶,这样熬出来的绿豆汤,喝起来真的沁人心脾。
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备用,然后榨果汁的时候,添加点薄荷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食藿香叶,防中暑
“秋老虎”的天气,很容易中暑,此时,食点藿香叶,是不错的选择。
把藿香作为香料来使用,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还有杀菌祛湿功能。
平时在烧菜时,加点藿香叶,可以有效预防中暑,又增加了卤菜的香味,一举两得。
食荷叶,消暑增食欲
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食欲不振,此时,食点荷叶,可消暑,增进食欲。
荷叶清香,食用可以增加食欲,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
也可以用来做绿豆汤,跟薄荷叶一样,煮绿豆汤时放一点,增强消暑功能。
末伏,一定要挺住这最后最关键的十天,守住换季前,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末伏将至,还要做好这几点:
1、防暑降温要继续
“秋老虎”发威时,暑气更加逼人,人们防暑降温仍要继续,以防中暑。
建议: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及时补充水分。
2、防脾胃病
末伏,暑热未退,湿气当令,脾胃最为脆弱,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此时,要注意防脾胃病。
建议: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养护脾胃,可艾灸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3、空调使用要适度
伏天天气依旧闷热难耐,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以免出现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
建议: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且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这样做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4、防呼吸系统疾病
燥是秋季的主气,燥邪易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所以,此时,要注意防呼吸系统疾病。
建议: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注意及时补充水份,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5、末伏饮食有讲究
立秋后,天气仍然较热,清热解暑类食物依然不可少。
建议:饮食建议以清补为主,可适量吃些鸭肉、鱼、猪瘦肉、海产品、泥鳅等肉类,既清热又有补益作用,或者食用些可益胃健脾、养血补气的莲藕,补肝益肾、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的芋头,补中、暖胃、安五脏的红薯等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