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治痛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发现用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可以减轻疼痛,可以说中医针灸是老祖宗被石头碰了一下碰出大发明。年,中医针灸成功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作为中医常见的一个治疗手段,最为主要就是治痛。

一针灸治痛三大原则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古人从病机方面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不通是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时就要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气血通调疼痛可止。这就提出了以下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气血不通?是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气血不通?这对治疗疼痛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总结针灸治痛十法的根源。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经络病而致的疼痛,应当选取与疼痛部位相交叉、相贯穿的经络的穴位来治疗。也就是说要想治好疼痛,一定要熟悉掌握经络的循行与分布,这是很重要的。古人也有进一步的具体指教,如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也就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疼痛时,可取相交、相贯经络的原穴、络六、交穴、会穴来治疗。这是由于经络病而引起的疼痛的治疗原则。

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脏腑气血不调时,用带门字(如期门、章门)或海字(如气海、血海)的穴位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募穴来治疗,通过这些穴位来调和脏腑气血,达到治疗因脏腑病而引起的疼痛的目的。

疼痛常影响到人的精神,病人烦躁、坐卧不安、失眠等。这就是疼痛影响到人的神明,影响到心。也有一些疮疡疼痛,兼有红肿,而又烦躁,是疼痛影响到血脉,而心主血脉、主神明,也同时影响到心的表现,因此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依据此理,在治痛时不论因脏腑还是因经络,只要病人出现坐卧不安,精神烦躁,脉数尿黄,均配以清心之法(穴如:大陵、间使、心俞。药如: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连翘、黄连),均能取得满意止痛效果。

二针灸治痛十个立法疏风止痛法

风为阳邪,性主疏散、伤人肌表,营卫失调,以致疼痛,治用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穴用风池、风府、风市。风池可祛风解表,风府祛风清神,风市祛风通络。此法以治外风为主,疼痛可遍及全身各处,不是固定一点疼痛为特点。有汗、脉缓、头痛、腰痛、四肢痛因外风者都可应用。

散寒止痛法

寒为阴邪,性主收引,伤人皮毛,腠理收缩,经络失畅,以致疼痛,治用散寒通络,行气止痛。穴用:大椎、后溪、昆仑。大椎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能助阳以散寒。后溪是八脉交会穴,能通督脉。昆仑经足太阳膀晩经由上向下夹脊循背,寒邪伤人,首犯太阳。三穴共奏宣散寒邪,行气止痛之效。

祛湿止痛法

湿邪粘腻,易阻气机,滞在上常见头晕,滞在躯干常胸闷、腹胀。湿流四肢则胀痛,治疗均应祛湿消肿止痛。穴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中脘、三阴交可祛湿健脾,足三里升清降浊,消肿祛湿。三穴共奏健脾、行气、祛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行气止痛法

气滞则痛,古有形伤肿,气伤痛之说,此处气滞,一指肝气郁结,二指思则气结,治当疏肝行气止痛。穴用:肝俞、期门、阳陵泉。肝俞、期门为肝的俞募配穴,可疏肝理气止痛。阳陵泉是胆经合穴,可舒肝利胆。以上配合可治胸胁疼痛、胃气痛、四肢走注疼痛。

活血止痛法

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发为疼痛,多为刺痛,其痛有定处,昼轻夜重,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穴用:尺泽、委中、膈俞。上肢及上半身瘀阻,常用尺泽放血,下肢及下半身瘀阻,常用委中放血,膈俞为血之会穴。三穴能活血化瘀,何处瘀阻,再配合局部取穴。

温中止痛法

寒邪直中,或从内生,常致脘腹疼痛,治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如胃脘痛、腹痛、痛经因寒者,均可使用。穴用:中脘、气海、脾俞。灸中脘、气海,可温中下二焦,散寒行气;脾俞针灸并用,温运脾阳,散寒行气止痛。

消导止痛法

食滞中焦,或停肠胃,常致便秘、腹胀、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故须消导食积,通肠导滞,腑气通畅,胀痛可止。穴用: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脘调胃,天枢通肠,足三里能升能降,通胃腑以下行,增胃肠之蠕动,饮食积滞可下行,脘腹疼痛可以消除。

养血止痛法

外伤手术出血,或产后失血过多,常致筋脉失养而疼痛,有时疼痛游走无定处,治要养血荣筋止痛。穴用:肝俞、脾俞、阳陵泉。肝藏血,脾统血。肝俞调肝血以养筋,脾俞益脾而增饮食生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可舒筋利节止痛。何部痛甚再局部配合选穴。

清热止痛法

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火邪热盛,肌肤肿胀,血行不畅,则易疼痛,诸如炎症的红、肿、热、痛。穴用:十宣、大陵、丰隆。十宣放血泻脏腑热,丰隆从阳明以泻六腑热。热去肿消,经通痛止。

补肾止痛法

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损,则筋骨疼痛,外受寒邪,则疼痛加重。治应补肝肾,强筋骨,肾气充实则筋骨不痛。穴用:肝俞、肾俞、太溪、大杼。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常致腰膝疼痛。若兼见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脉沉细弦,则可应用此法。

医生简介:李方远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医师、针灸硕士、妇科博士。擅于运用针灸、中药治疗妇科疾病:孕前调理(促卵泡发育、促排卵、IVF前调理),月经失调,痛症调治(痛经、慢性盆腔疼痛等);体质调理(火龙灸、隔药灸、穴位贴敷等);肥胖、失眠等。针灸治疗面瘫、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偏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

道地药材,原质原味,

达方验效,大医亲授!

成都泰坤堂国医馆

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jbjs/7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