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谢延杰老师
谢延杰年生,出身中医世家,针灸医术已祖传四代,澄江针灸学派再传弟子,幼承庭训,少衍祖学,熏陶积渐。祖父谢锡亮系山西省著名老中医,中国灸界泰斗,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德高术精,经祖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精心栽培12年,亲炙至深,尽得真传,以秉承祖训,沿袭家传绝技为己任。临床20余年,擅长直接灸(麦粒灸),隔物灸(隔药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悬灸,新铺灸,毫针,火针,针挑,刺血,火罐等自然疗法。并将上述诸法有机结合,提高疗效,随症加减,灵活变通。撰写论文曾在中国针灸杂志,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有《谢锡亮教授直接灸法举隅》,《直接灸,火针,刺血结合的临床应用》,新铺灸,直接灸,火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7例等,参编著作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承淡安》,《谢锡亮灸法》,《健康长寿与灸法》,《谢锡亮灸法医案》。
谢老特别擅长用直接灸法,并多年来对灸法不遗余力,一贯主张选穴宜准不宜繁。谢老作用直接灸法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例如遗精、阳痿、哮喘、肺结核、消化不良、便秘、肝硬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灸法医案》等著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人的血液畅通,身体才能健康,就好比河流里的泥沙或是人们乱扔垃圾,就会导致喝到堵塞,不能正常流动,而血液也是如此。如果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是血流迟缓,血管壁不光滑,就会导致瘀血阻滞,血液流通不畅、阻滞就会成为你健康的隐形杀手。
很多女性在月经来的时候都有血块、月经的颜色偏深,甚至是严重痛经,备受折磨。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只是因为你的血液变的“慵懒”、不通畅了,也就是血瘀的表现。
经络堵塞,经气运行不起来,就会导致血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简而言之,生命就是气血的运行,气为万物的主宰,一切疾病皆因气血出了问题。气虚、气郁、血虚、血瘀……万变不离其宗,解决了这些问题,则病自愈。
气是血的发动机!“气”为生命之主宰,“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说明“气”在生理功能上的重要地位。“百病皆生于气”,说明“气”之与病密切攸关。如“气有余便是火”,“气滞血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等,故气虚、气实、气滞均可引致疾病,失治则成难病。
据此,调理内科杂症往往可以独辟蹊径,取温运阳气、调气、降气、利气、升气诸法治疗难病而取效,这里讨论一下温运阳气!“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为生命所系,温阳可使危病复苏。
此法用之得当,可改变正邪关系,而艾灸就是温运阳气的不二选择!曾经有位灸友患慢性鼻炎,屡治不效,遍服苍耳子散及多种成药,病情毫无缓解的趋势,终日鼻塞流涕,后改用艾灸,一举而定,从未复发。(取穴:印堂、迎香、鼻梁、太阳、合谷、肺俞)
淤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常见原因:
气滞→血行不畅→瘀血(气滞血淤);
气虚→运血无力→瘀血(气虚血淤);
血寒→寒主凝滞;
血热→血受煎熬;
湿痰阻遏→脉络不通→血瘀。
并且一般因瘀致病的叫“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然而这种区别并没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统称“瘀血”。体内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痛处固定,以刺痛为主。
血瘀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头痛、头晕、失眠、健忘;
2、胸痛、胸闷、心悸;
3、肢体发凉、麻木、疼痛;
4、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月经有血块等。
5、面色发黑、黑眼圈、色斑;
6、口唇、舌头颜色紫暗;
7、皮肤干枯、粗糙、脱屑、瘙痒;
9、体内有肿块,疼痛且长期不能缓解。
调畅血气是治病的基本法则!《普济方》云:“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医学准绳》曰:“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都指出瘀血与疾病的重要关系。
《黄帝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人类之疾病,大凡都与经络有关。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它维系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中医处病之根本,而通经络、调气血即是治病养生之关键。
可见古人早就肯定了调畅血气是治病的基本法则!
艾灸让你的血液动起来!艾灸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我来说这个可升可降,就包含了,艾叶可以止血活血,它具有调理的双重作用。
所以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当你需要调养的时候,当你宫寒不孕,心腹冷痛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温经散於,调整体内环境。
这就是艾灸的双向调整作用,对于气血的调整是很有效的。
活血化瘀常用穴:膈俞、神阙、气海、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
艾灸方法:悬灸,每穴15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度。
以上穴位并不是都要灸的,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有灸感的穴位主灸之,也可轮流交替进行。
艾灸不可天天进行,建议一周内需休息1-3天,根据各自的承受力以及感觉来定,感觉不易上火、感觉不烫、感觉舒适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