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缺铁性贫血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

1)肝血亏损

即肝血虚。可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月经不调、或闭经,面色无华或萎黄,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虚弱等。单纯的“肝血虚”并不多见;有关症状常见于其他的贫血证型中。下列中成药即以补血养血为主。

(1)四物合剂(丸)

含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功能补血、调经。肝血虚而兼有月经不调者尤宜。口服,合剂每次10~15毫升;蜜丸每次1丸。

(2)阿胶胶囊(口服液、胶块)

本品专于补血滋阴。尤宜于血虚或兼有出血者。口服,每日2次,胶囊每次1袋(8克);口服液每次1支;胶块每次3~9克。

2)脾虚血亏(或心脾两虚)

证见疲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食少腹胀,便溏,头昏眼花,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心脾两虚者,兼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或烦躁等。该证型在贫血的证型中比较为常见。下列中成药即以补脾养血为主;心脾两虚者,兼以养心安神。

归脾丸(浓缩丸、合剂):含党参、黄芪、白术等。功能补气健脾、养血安神。脾虚气弱而有心血虚亏者尤宜。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浓缩丸每次8~10丸;合剂溶液每次10~20升。

3)气血两虚

证见眩晕,面色不荣或萎黄,爪甲不荣,疲倦乏力,心悸气短,或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该证型在贫血的证型中最为常见,有效药品也较多。下列中成药即以补气益血为主。

⑴八珍丸(颗粒)

含党参、白术、茯苓等。功能补气养血,兼能调经。为该证型常用药。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颗粒每次1袋。

(2)十全大补丸(浓缩丸、颗粒)

由八珍丸药物加黄芪、肉桂组成。功能温补气血。气血两虚而有四肢不温、心悸、自汗等尤宜。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每次8~10丸;颗粒每次15克。

4)肝肾阴虚

可见眩晕耳鸣,两眼干涩,腰腿酸软,五心烦热,咽干口渴,或低热,盗汗遗精,鼻衄、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舌红少苔,脉细数(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中成药即以滋补肝肾(滋阴补肾)为主,或兼能清热。

(1)大补元煎丸二至丸

(因缺乏用于该型贫血的中成药,故建议合用此两种):

含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功能滋补肝肾。口服,1次9克。②二至丸:含女贞子、墨旱莲。功能平补肝肾,兼可止血。口服,每次9克。合用时,每次服用量可各减1/3~1/2。

(2)大补阴丸二至丸(理由如前)

含熟地黄、龟甲、知母等。功能滋阴降火。宜用于肝肾阴虚而火盛者。口服,每日2次, 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

合用时,用量如前。

5)脾肾阳虚

可见畏寒肢冷,倦怠神疲,腰酸腿重,食少便溏,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形胖,苔白滑润,脉沉细(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用下方温补脾肾:

右归丸四君子丸(仍缺乏用于该型贫血的中成药,故建议合用此两种):

①右归丸

含熟地黄、当归、菟丝子等。功能补肾温阳、填精。口服,每次1丸。

②四君子丸(颗粒)

功能补气健脾。口服,丸剂每次3~6克;颗粒每次15克。合用时,每次服用量可各减1/3~1/2。

使用说明:

1.以上中成药标示的一日服用次数,有标明2次、3次或2~3次的,无严格可比性。一般均可服用2~3次,病情较重者须服3次,儿童须酌减,或遵医嘱。故每一药品不再标注一日服用次数。

2.各种治疗贫血的中成药均宜在饭后服用;凡固体剂型,用温开水送服、冲服或溶化服。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调理。脾胃虚弱者,宜多食补气健脾之品,如大枣、花生米、黄豆、山药、鲫鱼等;气血或心脾两虚者,宜多食补气血或心脾的龙眼肉、鸡肉、黄膳、大枣、莲子等;脾肾两虚者,宜多食温补脾肾的胡桃仁、板栗、泥鳅等。

1.如果感觉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







































表皮型白癜风
白颠疯会自己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swqf/3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