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中心冬病夏治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https://m.39.net/pf/mipso_4601378.html}

今年突然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全世界人民忧心忡忡,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有特效的药物,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疫情期间,为了让大家能够继续体验“冬病夏治”的绿色疗法,我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三伏贴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了!

好多小伙伴好奇:“为啥这么多人钟情于中医?”不妨趁这个机会给大家伙透个底儿。

且不说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年的SARS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功劳也是可圈可点。

简单了解一下

我们特色疗法中医“天灸”,灸法之一。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疱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重视,现在兴起的经皮给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什么是“冬病夏治”呢?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缠绵难愈。“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自然界气温最高,同时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外用穴位敷贴,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

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增强机体之正气,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哪些“冬病”需要“夏治”呢?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胃功能絮乱、慢性腹泻;

损美性疾病:痤疮,黄褐斑

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症;

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疑难杂症,如:四肢寒凉怕冷、怕吹空调、免疫力低下、易疲劳、遗精早泄等。

介绍完了“冬病夏治”的来龙去脉,接下来要隆重请出“冬病夏治”的杀手锏:三伏贴!

治疗时间

预防贴6月21日-7月15日

初伏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贴7月26日-8月4日

中伏加强贴8月5日-8月14日

末伏贴8月15日-8月24日

六月已至,想要三伏天利用“冬病夏治”调理身体的朋友,在疫情时期,要抵抗病毒,除了“疫苗”,莫忘记还有中医的“冬病夏治”!

疫情特殊时期,我科以“抗疫情、防聚集、保平安”为原则,为方便广大病友就诊贴敷,采用网上预约挂号、电话预约贴敷时间的方法,分时间段贴敷治疗,尽量减少贴敷高峰人员聚集和等待。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等中医传统理念,在农历“头伏”、“中伏”、“末伏”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采用天然中草药膏剂,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脏腑功能,调整和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穴位贴敷”每年贴几次?保留多长时间?

对于急性患者,可随时进行贴敷治疗,不必拘泥于“三伏天”。常规每年贴敷两季(三伏贴,三九贴),通常每季贴敷视病情5—10次,每次贴敷原则上成人2—4个小时,儿童酌减1—2个小时,但必须因人而异。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因个体差异,局部出现灼热、疼痛感时可提前去除。如出现小水泡,不需处理,保持干燥,医院处理。

“穴位贴敷”应注意哪些方面?

避风、寒、湿,少用空调、电扇;禁食海鲜、生冷、羊肉、酒类等;贴敷当天禁止洗澡。

贴敷禁忌症

支气管扩张、发热、肺部感染急性期、咳黄痰、咯血、结核、皮肤过敏、孕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swqf/5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