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读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作者:江玲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年10月24日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tjzyyzz)
导读:老年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卫生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老年人群的衰老进程、慢性病的易感多发与老年生理及体质密切相关。文章在辨析老年五脏以肾虚为主、气血运行不畅的生理特点以及偏颇体质居多、兼夹体质多见的体质特点基础上,指出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的辨析,对于实施个体化延缓衰老、体现老年病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欢迎引用本文:
宋慧荣,倪诚,王济,夏靖.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辨析及其临床意义.天津中医药,,38(9):-.
SONGHuirong,NICheng,WANGJi,XIAJing.Identificationofthephysiologicalandphysical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andtheirclinicalsignificance.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8(9):-.
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辨析及其临床意义
宋慧荣,倪诚,王济,夏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到年老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据统计,老年人平均有8年时间带病生存,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因此,了解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对于实施个体化延缓衰老、体现老年病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老年生理特点老年是全生命周期的衰老期,脏腑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衰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1五脏以肾虚为主《灵枢·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临证指南医案》中亦多次提及老年阶段虚衰特点,如“六旬有五,下焦空虚”“高年下焦阴弱”“老人脾肾阳衰”“老年血气渐衰”等。以上说明步入老年阶段,脏腑功能衰退,其中肾虚为老年阶段的主要生理特点。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心、肝、肺、脾4脏得养;肾精亏虚,则脏腑亏虚。1.2气血运行不畅《灵枢·营卫生会》说:“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说明老年营卫气血衰弱、运行不畅,是其生理的一大特点。老年脏腑气血亏虚、运行无力,运行不畅则生瘀,近有学者提出“老人多瘀”的观点,证之临床屡见不鲜。2老年体质特点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数据体质流调及多个地区老年非特定疾病人群体质调查结果分析,老年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虚”性体质为主,多兼夹“血瘀”“痰湿”及“气郁”,总体特点为“偏颇体质居多,兼夹体质多见”。2.1偏颇体质居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气血阴阳皆呈现出不足之状,因而气虚、阳虚等虚性体质逐渐增加。同时因气血运行、津液运化出现障碍,因而出现血瘀、痰湿等实性体质。另外,老年人抵御体内外致病因素能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迁延日久而造成体质偏颇者亦有之。因此,老年体质与其他年龄相比多为非正常体质,而且随年龄的递增,正常体质越来越少,偏颇体质越来越多,与年龄基本呈正相关。2.2兼夹体质多见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人偏颇体质不似其他年龄阶段单纯,较少有一种体质类型者,常以一种体质为主兼夹其他体质。调查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兼夹体质占37.40%。兼夹体质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虚性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之间、实性体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之间以及虚性与实性体质之间的复合存在。例如,气虚质常与阴虚、阳虚质兼夹:气虚质兼夹阳虚质,是因为“气不足便是寒”;气虚质兼夹阴虚质,是气不化津所致。痰湿质易与血瘀质兼夹:中医学认为津血同源,痰湿体质者气机多不畅,则可导致津停血瘀,形成“痰多夹瘀”“痰瘀互结”的复合体质类型。至于虚性与实性体质之间的兼夹亦复不少。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夫肌肤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惟多痰多湿。”可见肥胖之人多为气虚、阳虚与痰湿体质兼夹者。阴虚体质之人,因阴血不足而内生虚火,虚火作为贼邪,反过来又消灼阴血,日久血脉渐枯,终成阴虚兼夹血瘀体质;阴虚体质者内火偏旺,若又嗜酒或恣食煎炸烤熏之物,日久便可形成阴虚兼夹湿热体质者等。综上,老年人体质以偏颇体质为多,且除有一种主要体质之外,常兼夹多种体质同时出现。老年人“多虚、多瘀、多痰、常气郁、常兼夹”的体质特点与老年五脏以肾虚为主、气血运行不畅的生理特点,正是老年人慢性病高发、多病齐发的原因之一。3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辨析的临床意义3.1实施个体化延缓衰老自然衰老进程虽不可避免,但可控制衰老速度。中医认为衰老的原因主要为体质差异、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影响衰老速度的因素为先天禀赋和后天保养。不同体质的衰老进程不同,除平和质外,其他偏颇体质皆与衰老成正相关,老年人体质对其衰老有明显的影响,衰老表征各异,可基于体质差异进行“个体化抗衰老”。“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医学正传》),肾气虚衰是衰老的核心因素;“后天尤可资培”,“亦可延年益寿”(《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胃气衰竭亦可加速衰老,胃气为养生之主;“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气血流畅是老年长寿的基础,故可调补脾肾、调畅气血。因此,根据老年特殊的体质及生理特点提出“延缓衰老”的实施策略。3.1.1辨清体质,精准抗衰正确辨识老年体质是“个体化”抗衰老的关键,针对偏颇体质类型、兼夹体质主次及体质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个体化养生保健方案,包括饮食起居、形体锻炼、情志调摄、适宜技术(刮痧、拔罐、针灸、推拿等)等内容,做到“精准抗衰”。同时,强化健康教育,促进主动参与。对老年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和教育,帮助老年人群在了解自己体质状况的前提下选择自己易于接受的方案并积极参与,可促进“个体化延缓衰老”的推动实施。3.1.2补养脾肾,调畅气血在辨体抗衰的基础上,结合老年生理特点,实施以下两点:1)调补脾肾,充养五脏。针对老年五脏以肾虚为主,可主补“先天”之肾,兼补“后天”之脾胃,从先天、后天入手以充养五脏精气而延缓衰老。2)疏畅气血,令其调达。针对老年气血运行不畅,通过疏畅气血,可使人体气机调达、血行通畅而延缓衰老。3.2体现个体化诊疗思想国医大师王琦院士认为: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据此拓展到个性化养生保健以及包括人类生命前期的生命全过程,从而实现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化。个体化诊疗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怎样才是个体化”,这涉及到个体差异性、群体趋同性、不同类型个体与疾病的相关性等问题。王琦院士提出的“九体医学健康计划”是在9种体质分类理论指导下,基于个体化诊疗思想,策应慢病防控以及老年健康、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计划,注重人群“个体差异性”和“群体趋同性”两个属性。老年体质偏颇为主、兼夹多见,可将“九体医学”作为老年健康管理的切入点。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形成个体化诊疗干预的共性规律,如刘保延教授认为:应将临床实践数据化,以提高个体化诊疗、人体健康状态预测以及防病治病的能力,以提升人体健康的服务能力。老年病多属于慢性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患病率高,且数病共存、并发症多发,单纯从疾病本身治疗入手很难根治。因此,从老年特殊的生理与体质特点入手,应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诊疗干预的共性规律,可实现老年人慢性病预防及多病共治的健康服务要求。4小结针对古今文献中多论老年生理特点而少及老年体质特点,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的现状,笔者对老年生理与体质的特点进行了辨析,指出老年五脏以肾虚为主、气血运行不畅的生理特点与“多虚、多瘀、多痰、常气郁、常兼夹”的体质特点,正是老年人慢性病高发、多病齐发的原因之一。这种体质特点也使其成为慢性病防控的高危人群。辨析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对于提升老年健康水平、实施个体化延缓衰老、进行老年病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YFC,YFC)。
作者简介:宋慧荣(-),女,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质分类与辨识方法研究。
通讯作者:倪诚。
今日荐读
1.八大名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墨宝
2.13位楹联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嵌名联
3.37位作者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撰写通讯、诗词、诗歌
4.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门诊!
5.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6.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组图)
往期荐读
1.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2.史上最全公卫资料合集,人人有份
3.基本公卫应知应会问!
4.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别再问医生了!
5.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6.生化全套检验大全
7.胃镜活检病理报告单解读
8.史上最全的人体解剖全图!
9.58张消化系统医学美图,张张经典!
10.舌诊图谱,史上最全
11.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12.舌诊对消化系疾病诊断的意义
13.史上最全的种皮肤病图谱(修订版)!
14.史上最全皮肤病图谱(附治疗方法)
15.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
16.儿童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大全
17.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中医看病为何必须看人?
18.中医看病一定要面诊:看看片子是开不出药方的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来了,这些条款跟医生最相关!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25.广东省中医药条例
26.潮安健康文章大全(年版)
27.张仲林痒疹胃病好文盘点(年版)
28.张仲林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29.张仲林工作室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30.《黄帝内经》之“饮食有节”探微
31.枸杞子疗病新用
年10月回顾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慢性胃炎30问
中虚邪伐为致病根本!国医大师徐景藩疏肝调中治残胃炎经验分享
三仁汤治疗皮肤病大有可为
治疗脾胃病,学习张仲景!
治疗胃病必须调和气血
经方辨治荨麻疹
72变
巧用中成药,轻松应对八种类型胃痛
突然腹痛难忍时,需知的解痉药物两三事!
补肾健脾法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
张仲林(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