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理论特点:整体观和恒动观。学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精津学说、经络学说、中医病因学说。2、阴阳学说:阴阳交互作用: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3、五行学说:世界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构成。4、中医诊断的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5、辨证施治主要内容:根据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诊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诊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享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诊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6、中医养生常用方法:精神养生(清静养神、立志养德、修身养性、开朗乐观、调摄情绪)、起居调养(和谐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养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一要和五味、二要有节制、三要注意饮食卫生、四要因时因人而宜)、体质调护、传统运动、娱乐养生、经络保健、药物养生(泻不伤正、用药宜缓、补勿过偏)。7、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正气为本。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