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道丨一场关于酒的养生博弈

宁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xiuchang/20588.html

中国的酒文化,内蕴厚重历史积淀。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不畅饮一番,似乎都是白来一遭。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酒的看法大多都是深恶痛绝。除了醉酒害己的事件,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酒是致命的毒药,伤身更毁健康。

当然,这并非是空穴来潮。

中医论酒

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可以说是西医集大成的代表言论性学术杂志之一。它曾指出,喝酒对身体有害无益,酒精反而作为一种致癌因子存在,喝多喝少,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存在。

但古代中医对酒的看法,却与西医大相径庭。

中医有“酒为白药之长”的说法,在许多古医学巨著中,皆能论证这点。

《名医别录》谓酒“味苦甘辛大热大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百脉,厚肠胃……”

《本草纲目》记载:“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驱寒,辛能发散,行气和血”。

酒味辛辣,可以帮助身体驱寒,亦能温通气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医对酒的不吝赞美。

那是否就给我们喝酒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答案并非如此。

古代酒与现代酒的区别

追根古籍,可以明白古中医赞誉的酒和西医所抵制的酒并不算一回事。

首先原料不同。

古时候的酒,被古人称为“粮食之精”,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粮食自行发酵所产生的的酒精。纯正无其他,度数也仅比现在的啤酒略高,所以喝下去并不会有疾病隐患。

而现在被嗤之以鼻的酒,大多是酒精勾兑,其中化学成分——乙醇的含量很高,虽然喝起来很过瘾,但危害性却是不可估量。

其次,就是两者用途。

古代的酒是用来治病、保健,以药酒居多(现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自然有益于人体的成分很多。

现代的酒则是居于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对于饮用剂量、饮用时间没有太多顾忌,很多人都是本着一种喝好、喝醉的目的。相较于古代而言,现代的喝酒方式无疑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患上疾病的风险。

关于酒的养生博弈,是非对错因时代而异。但我们可以从中依据古人经验,选择正确的喝酒方式,保护自己的健康。

酒的养生之道

◆选择养生酒

无论是聚会还是自己独酌,可以放弃那些高度酒,选择纯手工工艺酿造的粮食酒,譬如黄酒,或者中药材浸泡的药酒,饱口福的同时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饮酒适量

“喝酒”和“喝醉酒”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诚如某句广告语所说: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不管是何种品类的酒,都要以适量为原则,在感觉身体已经达到足够量时,就应该立即暂停。

中医小贴士:建议喝酒每天不要超过50g,具体可根据身体情况自行斟酌

生活道即是养生之道。道亨堂,实时传授道家养生法门,让你的健康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xgzx/10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