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213/4337492.html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精准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同为肺癌,中医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痰湿、阴阳两虚五大证型,不同证型患者将会给予不同辨证论治。就具体如何进行肺癌分型及中西医如何结合治疗等问题,特邀请到上海中医院阮广欣副主任为我们答疑解惑。
金港特派员
阮主任,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什么?
阮主任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两大基础理论。中医的证不同于平时所说的症状,而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属于个体化治疗。辨证更强调个体化,即从四诊合参(望闻问切)收集到的症状,通过医生的归纳概括形成一个证。所谓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给予遣方用药。
个人认为中医与西医的治疗不同在于,西医讲究循证,也可理解为证据的证,而中医的证是寻求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变化因素会更大,同一地点不同病人或病人的不同时期其证均在变化,相对应的论治也在不断变化。中医的辨证论治,需要医生通过收集病人更详细、更具体的临床信息进行针对性治疗,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中医眼中,每个患者的病情均是不同的,有可能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患者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经过四诊(望闻问切)后,做出不同的证型判断。所以中医生的临证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的。
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也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而对于肿瘤专业的中医生更需要对癌症这一大类疾病证候的认识,属于中医的辨证范畴,也属于思考范畴。总之,中医的“证”并不是简单范畴,不同于西医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中医的证因为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而更为灵活,所以中医具有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金港特派员
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有哪些?每个分型如何去判断?各辨证分型又如何治疗?
阮主任
中医强调的传承基础上的发展,对于肺癌的辨证分型,全国各地的中医有自己的见解,今天我们所说的肺癌常医院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为基础的辨证分型,分为五型,即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脾虚痰湿型、阴阳两虚型,其中气阴两虚型约占80%左右。
我们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还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舌象脉象等,从而寻找病机,归纳出证型。如气滞血瘀型可见咳痰不畅,痰血暗红夹有血块,胸胁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颈部及胸壁青筋显露,唇甲紫暗;阴虚内热型可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口干,低热盗汗,心烦失眠,胸痛气急;气阴两虚型可见咳嗽少痰,咳声低弱,痰中带血或咯血,神疲乏力或气短,面色苍白,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脾虚痰湿型可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闷气短,腹胀纳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薄;阴阳两虚型可见咳嗽气急,动则喘促,胸闷,耳鸣,腰酸膝软,夜间尿频,畏寒肢冷,神疲乏力。
在辨证过程中,四诊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望闻问切四个部分。具体来说,气滞血瘀型为舌暗红或青紫,有瘀点、瘀班,苔薄黄,脉细弦或涩;阴虚内热型为舌红或暗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气阴两虚型为舌淡红或舌红有齿印,舌苔薄,脉细弱;脾虚痰湿型为舌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阴阳两虚型为舌质淡红或黯,苔薄,脉沉细。
治疗方面主要是根据分型进行论治,一般结合传统方剂进行加减配伍,如气滞血瘀型可用复元活血汤加减;阴虚内热型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气阴两虚型可用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脾虚痰湿型可用六君子汤加减;阴阳两虚型可用沙参麦冬汤合赞育丹加减。同时还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及现代药理学,酌情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如石上柏、石见穿、七叶一枝花等;软坚散结中药如夏枯草、牡蛎、海藻等。
金港特派员
对于肺癌西医治疗引起的副作用中医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
阮主任
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其中中医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也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肿瘤术后患者,经过临床观察,70%-80%属于气虚与阴虚,尤其是肺癌术后患者,根据中医脏腑理论中肺喜润而恶燥的特性,加上手术加剧了耗气伤阴的过程,导致肺癌术后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化疗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中医辨证可分为脾胃气虚、胃气上逆、脾胃不足等证型;化疗另一常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即出现白细胞下降、血色素、血小板等下降,中医可从脾肾进行辨证,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不同证型进行论治;靶向药物所引起的皮疹、腹泻等当属中医“药毒”范畴,在辨证治疗基础上适当配伍,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常用治法可分为清热利湿、健脾渗湿、涩肠止泻等。免疫治疗因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又因不同免疫药物的副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气阴两虚、脾虚痰湿、热毒内结等进行论治。
金港特派员
西医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我们中医方面目前有哪些新的进展?
阮主任
在国医大师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指导下,在国家攻关项目支撑下,已经开展了对于早中晚肺癌的临床研究,也发现了中医药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与优势,但是受限于严格的RCT临床研究标准、西医治疗如靶向、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仍需要开展更高质量的中医临床研究来推进中医的发展。
目前开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对于肺癌晚期患者,中西医结合如何延缓靶向药物耐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临床问题;二是聚焦预防方面,我们对肺癌高危人群伴有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使用中药干预,观察是否可以起到二级预防作用,努力将临床前沿中心阵地前移,为肺癌的预防提供中医策略。
结
语
中医与西医都是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随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在不断被发掘,期待更好的联合方案被发掘出来,为更多患者带来更长更好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阮广欣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师从刘嘉湘教授等,结合十余载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经验及相关研究经历,长于辨证运用中医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
擅长:
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癌前病变如肺磨玻璃结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地点与时间:
上海中医院总院: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下午
上海中医院浦东分院:周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