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肿瘤是一种人体与环境、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结果,五脏之气运行失调,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正气受阻,邪气滋生,久之,癌毒内生。正气不足是肿瘤产生的根本原因,所谓的“正气”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故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来考虑。比如稻田里出现害虫,中医的解决思路是:保持生态平衡,放养青蛙,让青蛙吃掉虫子。如果使用强力杀虫剂,不但害虫灭绝,而且稻田里的龟、蛇、鳝鱼、麻雀、青蛙也都统统绝迹,稻田里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掉了。
其次中医注重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中医提倡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用药方式。放疗、化疗是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但是放化疗虽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同时也可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由于这些副作用,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中医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依照病人的正气(气、血、阴、阳)亏虚,邪气(痰、瘀、毒)盛衰情况,制定相应的治则,不仅可以提高放疗、化疗的疗效,也可以程度不同地减轻放疗、化疗的各种毒副作用,并可增加放疗、化疗的敏感性。
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体内仍有可能存在微小的肿瘤病灶,即中医所谓的“余邪”,加之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即中医所谓的“正虚”,随着正气的耗散,正虚进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过正气的抗病力,疾病进展,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癌毒发生扩散,从而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中医药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体内致癌的内环境异常,诱导残存癌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全面改善机体各器官功能,运用中医药,扶正与祛邪并举,消灭滋生“癌细胞”的温床,从而抵抗肿瘤的复发转移,巩固疗效。
-----------------------------------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如果对健康养生知识有兴趣。
请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