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今日处暑遇上强劲台风,此时节养生

  今日是处暑节气。台风“天鸽”带来的强风和强降水天气浇熄了往日的炎热。据佛山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阴天,有大雨,平均风力6到7级,阵风8到9级,气温:25-27℃,相对湿度:85%-98%。明天白天阴天间多云,大雨转阵雨,东南风3到4级,气温:26-30℃,相对湿度:80%-98%。

  不过台风带来的降温是短暂的,南方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因此,台风后,处暑时节防暑降温依然是主旋律。另外,初秋之“燥热之气”渐浓,也要注意开始防秋燥。

多吃滋阴润燥物

  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指出,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应多喝水补充水分,还可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梨、葡萄等水分充足的新鲜水果,避免燥邪伤害。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

  处暑节气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胃弱者可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

晚上室温不宜低

  处暑时节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虽然酷热,但夜间凉爽,钟伟泉提醒,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以上为宜,或改吹风扇,但不要对着直吹。频繁出入空调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预防感冒。

适量运动保阴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天气晴朗时外出活动,可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补养肺气选灸法

  冬季易患许多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等,往往与秋季肺阴受损有关。因此,秋季最应注意养肺。市民可通过叩击督脉、膀胱经、廉泉至天突等穴位以补益肺气,亦可温灸关元、涌泉等以收藏元气。

  下面再推介3款时令养生保健膳食,市民不妨试试:

1.西洋参党参麦冬炖竹丝鸡

  材料:西洋参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竹丝鸡半只、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竹丝鸡洗净,切块;将西洋参、党参、麦冬、生姜洗净备用;将材料一同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加盖隔水炖约2-3小时,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与益气生津之药兼顾,肺脾双补,尤宜立秋处暑时令食用。 

2、雪梨百合莲藕汤

  材料:雪梨1个、百合15克、莲藕克,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去内核,切成小块;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备用;莲藕洗净(保留藕节),切成小块;把雪梨与莲藕放入清水适量煲约2个小时,放入鲜百合片再煮约十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清暑解热、润肺化燥、护脾

3、黑米小米红豆百合粥

  材料:黑米60克,小米25克,红豆25克,百合15克,红糖或盐适量(淡味也不错)

  做法:黑米、红豆淘洗干净,在冷水里浸泡1-2小时;锅中加入冷水合约毫升;小米淘洗干净,捞起,沥水并加入锅中;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1小时。待粥浓稠时,放入红糖或盐调味,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补肾、润肺、养胃。

宣传科整理

封面图来源:“视觉佛山”   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学会外治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一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以整体治疗为原则,运用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治疗,内外兼治,擅长中药结合针灸、贴耳治疗失眠、痤疮、减肥与身体调理、月经病、黄褐斑、鼻炎、慢性胃炎、咳嗽、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面瘫,运用火针、放血、浮针等手段治疗多种痛症、疑难杂病及中药调理身体。撰写论文10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

  开诊时间:周1、3、4、5全天,周2下午

  开诊地点:2号楼四楼第2诊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甲氧胺福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ysdp/1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