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群落特征。
答:热带季雨林乔木通常分为2~3层、林冠高度20~25米,植物种类主要有番荔枝科、木棉科、大戟科、豆科、桑科、无患子科和山榄科等。热带季雨林蕴藏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以热带珍贵硬材、油料、药用、纤维、染料等经济植物尤为丰富。优良用材树种有龙眼、石梓、铁刀木、擎天树、蚬木、金丝李、麻楝等。油脂树种有降真香、黄檀、油楠、大叶山楝等。林下栽培有萝芙木、狗芽花、大高良姜等药用植物,林内珍贵动物有云豹、坡鹿、白臂叶猴、白鹇等。热带季雨林区内年均温20~25℃,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偶见轻霜,年降水量~毫米,降雨季节集中在5(4)~9(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干、湿季交替明显。土壤主要为砖红壤、红壤及各种石灰性土,有机质含量高,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热带季雨林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热带地区,而以东南亚地区最为典型。中国的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包括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在南亚热带的一些河谷和南坡沟谷也有零星分布。根据群落外貌和生境特征,热带季雨林可分为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石灰岩山地季雨林3种类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下的典型植被。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硬叶植被通常并不高大,除了乔木组成的森林外,还有不少长成低矮的灌木丛,丛林的结构非常简单,很难见到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问:时间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答:时间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土壤成熟的衡量标准是:土壤层深厚和土壤分层明显。
问: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答:海滩是指由海水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海滩可分为砾石滩、粗沙滩和细沙滩。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粗,多为砾石。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是因为只有颗粒较小的粉沙与黏土粒级的沉积物才容易输运入海。
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硬,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
问:地貌观察的顺序、内容?
答: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和坡度。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坡的形态,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大小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观察坡向时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