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喝杯白茶消消燥,那白毫银针白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1》

“伏”可称“长夏”,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推算,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是一年天气中最热的时节,按古人的做法这个时期宜伏不宜动,滋阴润燥,驱寒邪最为适合。

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

每逢三伏,古人常以清凉饮料避暑,另一方面又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辟邪。”

在北宋更有“伏日绿荷包子”的习俗,用荷叶包裹的包子能起到消暑的作用。

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虽然熬过炎热的中伏,但福州的天气依旧持续高温。

末伏“秋老虎”肆意横行,高温天气下,可以选择一杯春白茶解解秋燥。

春白茶品种繁多,可供选择性丰富,总能选到一款适合自己口味的养生茶。

《2》

白毫银针清鲜淳爽,适合末伏安神醒脑。

“末伏暑尚在”,炎热的天气极易干扰心神,让人出现心烦不宁,坐立不安的情况。

就像朱淑真写道:夜久无眠秋气爽,烛花频剪欲三更。

尽管夜晚已经凉爽不少,但也偶尔会有辗转失眠的情况,此时一杯鲜淳的白毫银针能起到极好的安神作用。

今年的太姥山高山白毫银针,在3月15号左右采摘,到了现在末伏八月,刚好有三个月的时间。

刚上市的白毫银针,汤水便是淳和,柔软的,经过三个月的陈化时间,原本较为四散的内在物质能更好聚拢在一起,茶汤更加饱满有绵劲。

清爽的汤水入喉,心田涌起一阵清凉,仿佛站立在太姥山四月天凉爽的山头,燥热减去一半。

此外,白毫银针有着5—7层的笋状结构,不管是芽头表面还是剥开的每一层外衣都密布白毫。

丰厚的白毫里面含有富裕的氨基酸物质,能为人体机能补充一定的能量,也能安神醒脑。

沸水环壁注入,细密的白毫析出至茶汤中,喝上一口,果浆般的汤水紧紧包裹着舌面,顺滑的滑下喉咙,荡起一阵薄荷般的沁凉。

是以,在秋燥异常强烈的末伏里喝上一杯白毫银针,能在出汗烦躁的时候,补充体力又安抚心绪。

《3》

白牡丹清新鲜润,末伏清热败火效果佳。

盛夏时节人体大量出汗,且常吃冷饮冷食,脾胃极易受到损伤,是以到了末伏以清补,滋阴润燥最为合适。

白牡丹是一款具有兼美的白茶,就像兼备黛玉和宝钗之美的秦可卿一般的存在。

所以品一口茶汤,既可以喝到白毫银针的几分淳和爽口,琼浆玉露般的汤感,也能感受到寿眉的汤滑水稠。

曼妙的茶汤体验,在酷热的末伏期饮用,别样的凉爽感化在心间。

以香气袭人著称的白牡丹,在沸水的助力下,高低沸点不同的香气次第挥发。

鲜笋香,似芦苇草般的毫香,缅因花的甜香,清郁里头夹着鲜甜的气息,在高温的天气里闻起来,只觉得心旷神怡,沁凉舒爽。

此外,由于白牡丹的芽叶较为鲜嫩,茶氨酸含量也极其丰富,茶汤滋味更加清甜,清冽。

饮入几杯汤水,就和咬上几口汁水饱满的梨子一般,清新莹润。

清润的汤水喝起来十分爽口舒服,喉咙部不会有丝毫的粘腻感,舌面也是清清爽爽,回味甘甜。

润口的茶汤就像细润的春雨,春风拂面般清新,滋润焦躁的心绪。

丝滑的汤感,能感觉到汤水里的温柔,一点一点敲击虏获心灵。

所以,在秋燥尚未褪去的末伏时节,清润柔和的汤水更能清热败火。

《4》

春寿眉清郁悠远,末伏时节热饮祛湿又润燥。

对于热得发慌的伏天,古人也一吐为快,作诗道“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夏秋交际之时,冷饮、冰棒和空调不间断,体内残留的湿气更应该祛除,比起冷泡茶,热饮的养生价值更高。

用沸水冲泡一杯春寿眉,采摘茶树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模样较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粗放许多。

但一度被误解的,外观不起眼的茶梗和叶片,却是寿眉卓绝风味的重要来源。

茶梗作为茶树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传输通道,将根系吸收到的养分和水分提供给叶片的同时,内部也储存着大量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

在沸水的冲击下,这些可溶性糖析出至茶汤中,汤水入口像果冻般的浆感在唇齿间留恋,丝丝顺滑。

回甘里的甜蜜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抚平燥热带来的不适感,热饮也不易积聚寒气在体内。

再加上春寿眉采摘于暮春时节,此时太姥山的温度尚低,低温让寿眉保留了较多的白毫,也留住了大量了茶氨酸物质。

透明的公道杯中,能看到明显的、四处浮游的白毫。

细啜一口茶汤,汤里的清新感让口腔像被小刷子刷过一般,香清甘活。

汤水像山泉水沁凉甘甜,似有穿透力的鲜与爽带给人身心舒放、神清气爽的韵致。

因此,在热气尚未褪去的末伏里,莹润清郁的春寿眉润燥解燥都极其适合。

《5》

末伏意味着即将告别炎热的三伏天,初秋的凉爽在慢慢靠近。

“火流渐近桑榆上,秋气新从阊阖来”。

尽管白天依旧骄阳似火,但早晚的凉意已然越来越浓。

由夏入秋,缓解秋燥,切忌贪凉,饮用一杯春白茶养生效果极佳。

丰富的茶氨酸具有清热败火的功效,适量的茶多酚则能消炎杀菌,在多种物质的综合作用下,白茶滋阴润燥之效更为显现。

干燥天气,鲜香醇爽的茶汤入口,犹如甘泉般贴心,心情舒适,身心得以释放。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jbjs/10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