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寒露为秋中之秋
10月8日寒露至
我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
教大家顺应天时、抵挡疾病
钟伟泉表示,寒露时节,自然界阳气渐衰,阴气渐生。人体的气血阴阳随阴阳变化有盛有衰,经脉气血此时以“收”为主,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其中,法于阴阳是寒露时节养生的出发点,即效法自然之阴阳变化规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即阴气充足而平和于内,阳气充足而固密于外。
起居调养
01寒温调适,避邪防病
“秋冬觉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市民在户外应适时增减衣物,居家时则需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寒露过后常寒热交替,外感疾病易使年老体弱者诱发旧疾,若数症并发,则可使预后不良。此外,心脑血管疾病者常难以适应,应及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在医师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
“负暄”一词指在日照逐渐减少的寒露时节应及时抓住时机晒太阳。老年人易发骨质疏松,适度日晒有利于促进骨骼强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童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要注意的是,“阴雾之中毋远行”,老年人早醒,也应待晨雾消散后,再外出锻炼,避免吸入污浊之气,引发肺部疾病。
总之,应顺时调养以增强体质,及时调整生活起居,保持身体健康。
02调整情绪,颐养神气
寒露时节,开始有秋气肃杀、满目萧然的景象,容易使人悲秋伤怀。钟伟泉提醒,过度悲忧易伤肺,应当调整心态,适当外出活动,如与朋友相聚登高、远足或游玩,抒发情绪,宣泄积郁,保持豁达。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可以保证人体脏器得到充分休养,有利于身体“养阴”,良好的情绪与作息均有利于缓解“秋乏”。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不足,或邪气过于强盛,则感邪生病。古代中医有“导引”之术用以防病治病,属于中医的“运动疗法”。适度运动可增强体魄,老年人锻炼身体尤其需要注意“形劳而不倦”,量力而行。诸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都非常有助于放松身心、调和阴阳。运动量宜循序渐进,以微汗为宜。不可过劳,伤神耗气,则无益于摄生。
养生食疗
由于秋季燥气当令,燥气太过则成燥邪,可使人体津液损耗,故秋之饮食宜“润”,以清补润燥之品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此外,秋气寒凉,阳虚之人饮食宜温不宜寒凉。“温”一方面指以温性之药/食物温补脾胃,以助阳气生化;另一方面指饮食物温度不可过于寒凉,尽量避免饮冷,以顺应气候,防伤及脾胃阳气。
不少市民喜欢饮茶,钟伟泉建议,阳虚之人可选择红茶;食肉喝浓汤较多、痰热较重者,可适当饮乌龙茶;痰湿重无明显热象者,则可选择熟普茶;经常失眠者,可选择百合茉莉花茶;若心情不畅,可选择玫瑰花茶。
推荐食疗
01材料:银耳50克,莲子、百合各25克,枸杞10克,陈皮一小片,冰糖适量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且阴虚较重,久咳、干咳,咽喉干痒不爽者尤其适宜。脾虚者可加半片生姜一同炖服,减少慢炖的时间,以制凉润之性。
02材料:猪瘦肉克,太子参、鲜淮山药各10克,石斛6克,生姜三片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者尤其适宜。脾虚者可酌情减少石斛用量。
穴位保健
寒露时节,气候变化迅速。人体自我调节不及,则易生病,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可适当进行保健疗法调节机体适应性。
01促进睡眠养生穴位保健操
梳头叩头,双手十指分开,用指腹轻轻敲打头皮2-3分钟,以指代梳,从前向后梳头1-2分钟。
按揉安眠穴1-2分钟。
搓揉耳廓穴位1-2分钟,耳朵上有很多穴位,按揉到有疼痛的地方可以多按几下。
按揉手心劳宫穴,手腕上的内关穴、神门穴1-3分钟。
按揉足底涌泉穴,下肢三阴交穴、照海穴等,每穴1-3分钟。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进行摩腹3-6分钟。
平卧放松,深长呼吸,渐渐入睡。
02居家保健:艾灸按摩
艾灸神阙穴(肚脐中央),可温补中焦防治腹泻腹胀。
按揉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点),可宣通鼻窍治疗鼻塞鼻流清涕。
按揉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可以提神醒脑缓解秋乏。
要点多多,你学会了吗?
来源:针灸科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