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作者

国家二级营养师傅蓉

今天的话题,得从霜降说起。

下周一也就是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日子过得还真快!

霜降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这个时候冷空气的活动越发频繁,温度迅速下降,常有大风。

有些老毛病也开始复发。比如说老寒腿。

以前总以为带个老字的得和老年人才扯得上关系。

可最近竟发现身边一些年轻女孩子也会受到老寒腿的困扰。

其实,想想也恍然大悟。很多女孩子不整年都喜欢各种露么!露腿露肩露肚脐露小蛮腰。

这两天我都还见着有些姑娘穿得很少,还是短裙大长腿甚至还有赤脚的。

想来姑娘们是觉得这天气也未见多冷,却不知老话早说过:“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特别注重足部保暖。

也许年轻的时候就是不懂这些道理。

可寒邪却不管你懂不懂,时令一到便准时来犯,大自然是如此有规律。

因此所谓老寒腿,其实也可看作一种环境病。

就是人体受到风、寒、湿等外邪侵犯时,经络受阻以致气血不畅。

而产生的麻木、酸痛、肿胀、沉重等感觉,受到寒凉时症状加重。

老寒腿是民间的叫法。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正所谓百病从寒气,寒从脚下生。

都说老寒腿是寒邪入侵气血不畅造成的。

其实,生活中气血虚亏的人似乎太多了。

如今生活条件不错,普遍吃的丰盛,而且各种保健品、补品、营养品也多的眼花缭乱。

吃这么多,气血咋还是虚亏呢?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一份历时半年,涉及全国华东、华北等七个大区,近人(20-60岁)的调查显示。

城镇居民中医健康养生指数为58.7分;其中较突出的问题是血虚、阳虚、气虚与胃肠积热。

什么是气虚、血虚、阳虚,还有胃肠积热呢?

其实啊这些都是中医养生里的专有名词。

先说气虚。

我们常说人的精气神、力气、说话的中气等等都会提到一个气字。

当一个人精神状态好健康活力,我们会说他是元气满满。

反之如果一个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食欲不振等就是气虚。

它有点像现代医学概念的“亚健康”,不一定生病,但可能身体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气虚的原因有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疲劳过度等。

包括了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等。与阳虚有点类似但程度稍轻。

对于气虚的人,适合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

要吃那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物。

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避免乱吃零食,饭前尽量不吃过甜、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

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再说血虚。

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是指血液生成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

血虚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

血虚者,身体易感到疲劳,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精神,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耐力变差。

面色发白、口唇红润不足、睡眠质量差、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女子月经不调等。

改善血虚状况,须从日常生活调养做起。因为血液本就是脾胃运化水谷而成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课程中其实也多次提到。饮食的调养,需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再注重一些补血的食物。

如黑芝麻、红枣、猪肝、莲藕、胡萝卜、桂圆、黑豆、黑木耳、乌鸡、红糖等。血虚的人还要讲究精神调养。

说了气虚血虚,来说说什么是阳虚、阴虚?

阳虚,指阳气虚弱衰退。

什么是阳气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阳气足的人是四肢足够温暖。

反之阳虚的人就是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很多年轻女性也常见手脚发凉,不过如果仅仅是手指、脚趾发凉或发凉不超过腕踝关节以上。

不一定就是阳虚,与血虚、气虚、气郁、肌肉松弛无力有关。

阳虚的人还有小便多,夜尿多,清清白白的。

水喝进去是穿肠而过,直接尿出来。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人一泡尿应该也是热的。

老年人夜尿多是阳气正常衰老,如果小孩子尿床、中年人和青年人经常夜尿,就是阳虚。

不过要排除那些神经质、敏感,容易紧张引起的尿频,夜尿。还有冬天本身会比夏季小便明显增多。

再有阳虚的人容易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

更严重的是吃什么拉什么,比如吃青菜的时候吃得太急,嚼得又不彻底,拉出来的还会有菜叶、菜梗。

阳虚的人呢,也常见头发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发暗。

女性可见白带偏多,清稀透明,每当受寒遇冷或者疲劳时白带就增多。

所以,阳虚的人平时多吃温平补益的食物。

比如羊肉,韭菜,虾,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红茶,桃子,黑豆,草鱼等;

冬天可以适量吃一些火锅。减少食盐的摄入。多盐饮食很容易引起肥胖、肿胀、小便不利、高血压。

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饮或吃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水果饮品;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

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

夏天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有人还喜欢睡前洗澡,头发没有彻底晾干就睡觉,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拒绝熬夜。23点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运动要做一些温和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

不适合长期游泳,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阴虚呢?

中医里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

也就是我们说的身体津液不足。

表现为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汗热而黏、呼吸短促,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尿黄便干等等。

更年期的女性这种表现较常见。现在一些都市白领女性也较容易出现这些现象。

阴虚的人还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

那么对于阴虚者,秋天的燥邪会进一步损伤阴液,这个我在前面的课程和文章中也多吃提到了。

所以要饮食上滋阴润燥,安神定志。

少吃辛辣及煎、炸、爆、烤的食品,火锅、鸡肉也不要多吃,水果中荔枝尽可能不吃。

至于胃肠积热。

主要是平时吃得过饱,饮食厚重肥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都达不到推荐量。

再加上运动太少,活动太少、三餐没规律。

身体便代谢不足,食物消化不足,积滞于胃,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胃肠积热。

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臭、胃部感觉发热、大便秘结等。

因此同样做饮食调整,减少久坐,增加运动,多喝水,定时排便等来进行改善。

所以,了解完这些,你是不是也终于明白,原来一切皆有因果。

我们为何如此容易气血虚亏,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还不是我们自己呗!

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点点吞噬了我们的气血。

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体也需遵循自然的阴阳平衡。否则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需亏。

比如生活节奏过快,碎片化信息处理太多,大脑跟不上就会焦虑,情绪起伏,从养生的角度这是对人体气血最大的消耗。

所以有句老话叫,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在饮食上,如今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吃的太多,暴饮暴食饮食无节制;一个是偏食、节食;

前者就好比买买买囤积了太多东西在体内,身体要化费力气去消耗导致气血虚亏。

后者是营养不良,气血运化所需的谷水不足造成了气血不足。

而这两者都使得脾胃虚弱代谢能力差,哪里还能气血充盈循环平衡。

再有就是熬夜,这个诺贝尔奖都已经出来了。

其实古人早就认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

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熬夜也是消耗气血的主因。

类似这样伤气血的行为还有,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夏天总爱孵空调,冬天总是窝在暖气房,于是寒邪入侵没商量。

总之,正所谓种瓜得瓜中豆得豆。

减少思虑好心情,清淡适量均衡饮食,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就好,这四条就是补气血最好的方法,不用特意去花冤枉钱。

健康的密码原来就在我们自己的坐、卧、行、食中。

别在让你的气血虚亏了!-end-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sjzy/1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