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饮食——“滋阴润燥,少辛多酸”
一要多吃一些滋阴防燥功效的食物,如梨、葡萄之类的水果。
二是处暑过后天气仍然很湿热,应吃一点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茯苓等。
三是处暑应该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
四要少食肥甘(肥甘是泛指肥腻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
五应多吃酸果,夏秋交叠,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葡萄不但“酸”,还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
六要注意清热安神,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七要多喝汤粥,如冬瓜莲子煲老鸭、淮山药芡实煲、金钱草薏米煲猪肚、赤小豆煲鱼汤等都是处暑时节的佳品。
八是秋天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比如西红柿、茄子、土豆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遭到燥邪的伤害。
九要注意饮食清洁,处暑是夏秋转换的时机,暑气仍有余威,食物易于变质。俗话说“病从口入”,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必须注意饮食卫生。饭菜做适量,力求不剩饭。
本文作者——赵新蕾
赵新蕾,字璇熙,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推拿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催乳师,心理咨询师,国家首批保健调理师师资资格证获得者,潜心中医多年,多次求学于京津两地名医,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体悟,擅长结合中医诊疗特色,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坚决秉承古法研制药膳、调制药膏,现为熙玥小筑创始人。
风泉清听艺术馆
-89787777-(拨打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17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