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年10月20日赵炳南学术思想高级研修班暨中医美容和美容医学高峰论坛
各位领导,各位同道:
你们好,今日我能参与大会,并让我讲几句话,我感到非常高兴。原因是有机会和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们在今秋十月,欢聚在北京,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特别是我年逾九十的人,还能出席并给我讲话的机会,更是尤为难得,我非常高兴,这无疑又是给我的生命增加了活力。感谢大会,感谢全体同仁。
大会让我讲讲美容与养生。
这个题目是当前非常时尚的话题,也是无论男女老幼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首先我就谈一下美容的定义:美容经典定义是“健康即美”。中国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讲过:最美是“血色艳丽的女人”,这就是美容的定义。我解释一下朱老“血色艳丽的女人”,并不是指通过人工化妆、涂脂抹粉的红色艳丽的女人,而是指健康的、血脉充盈、肤色光亮、生机勃勃、精气神俱在的人。
如何取得健康,也就是怎样养生。
现在养生是一热门:这是以往不常听到的,原因是经济好转,物质丰富,生活质量提高了,追求温饱的时代已经过去,大家均进入小康时代。正如一家粥店,一进门就看到非常醒目的对联:“艰难岁月想吃肉,小康生活要喝粥”,这是多么反映现实,多么说明我们的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大变化呀。
把话题拉回来,谈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大家都学过内经,我们不妨简单重复一下: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已经概括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一、“顺应四时”:
顺应春夏秋冬四时季节的变化,这就是天人合一,特别强调与自然界保持高度和谐、协调、统一。四时的气候不同,温热寒凉的变化,生长收藏的变化,饮食起居,衣食住行都要注意四时,做到和谐、统一。
如能做到顺应四时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顺应四时中还应顺应昼夜,内经谈不妄作劳,白日工作晚上应该休息,不能长期的夜以继日的工作,影响健康,影响美容。
二、调畅情志:
注意情志的变化,七情的调和。七情也是人之常情,但真的事到临头,我们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冷静的处理。大怒大悲、抑郁焦虑等都是损害健康,影响美容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平静,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包容的、心胸开阔的处理事情,面对自己的情绪。
三、动静结合:
1、静以养神:
什么是神,内经讲“心主神明”,是生命的主宰,人的五脏六腑都由神统御,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此安静才能养神,心安则静,心乱则躁。静以养神是治未病的关键,心静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有序,所以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静心安神,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自然会健康长寿。
2、动以养形:
运动养生,内经中讲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字面意思是讲:流动的水不会腐烂变臭,门开来开去就不会生虫。而我们身体亦要运动,运动则气血流通、畅达,饮食才有味,精气旺、神不衰,面色才能红润有光泽。
由此可见,动静结合在养生中非常重要。
四、饮食适宜:
合理的饮食以增进健康。我们每日都要吃饭喝水,当前经济富裕,饮食结构也与时俱进,我们饭桌上摆的食物也是日益丰富。我很通俗的说:“不少病是吃出来的”。过去的“三高”病哪里有这么多,过去的痤疮患者也是寥寥无几,而现在却成了门诊的高发病种。
一日三餐的安排一定要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调整五味、五色、五畜、五果、五蔬、五谷,做到不偏食,不要过饱,根据四时变化安排一日三餐。
以上我们简单复习了一下内经中有关养生的内容。下面就谈谈我的具体的养生方法:回忆当初30岁时我曾经想过上天给我20年,让我把三个孩子抚养教育成人,哪里想到上天不仅给了我20年,又加倍给了我40年,真是意想不到。现我已年逾九十,身体还算硬朗,下面就简要谈谈我的养生方法:
一、如何保持养心,保持心态平和首先不要计较名利,不要斤斤计较,我始终认为该是你的自然会轮到你,不是你的何必去争去斗,这样想心里平和,不生气,再静下来想想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也就心平气和了。
对待任何事情我都会和不如我的人去比,无论是生离死别或是在乱世中,我的人生逻辑是不羡慕得意的人,绝不高攀,同情弱者,向弱者看齐,也因此能心里非常平静。
当然我也有七情,当我遇到不愉快时,我会选择和知心朋友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上上网,给猫梳梳毛,慢慢的心情就从阴转晴了。同时冷静下来,全面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责任,人应有自责之心。
总之在养心方面,我是不骄不躁,不大喜不大悲,不动怒,不两败俱伤。
二、热爱生活当今大家都过着小康生活,物质条件充裕,继而开始重视精神生活。我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关心国家大事,每日听新闻、必看报,因为我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分不开,报纸是我的朋友,一日也不能离手,报纸给我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知识,让我与时俱进的了解世界。
我也喜欢体育,对当前获得奥运资格的田径、游泳、乒乓等选手都很关心。
我还喜欢文艺,《天鹅湖》白看不厌,喜欢古老的歌曲,每晚陪我入睡的都是那些抒情的老歌,像《草原之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喜欢京剧,我看到现代京剧不仅保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且进行了发展与改革,既做到了继承又做到了创新与发扬。
近一年我在学习写大字,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一,现在我每周拿出2到3小时静下心来,关上手机和电话,一边看字帖一边琢磨如何下笔。当我写字时,我也有所感,当今学校不重视写字,往往大学生的字与小学生相仿,我也为此担心电脑带来的副作用。
除此之外,于我而言还有更感兴趣的事,就是爱小动物,其中最爱猫和狗,我爱他们甚至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我自己养了两只猫,关心他们每日的生活,吃的如何,观察大小便的情况、健康状况,时时刻刻惦记它们。每天下班回家首先是看他们的饭盆、水碗有没有缺水缺食,如果他们安静的躺着窝里,我就可以安心的吃饭;如果它们围着我的腿转,我知道那是它们在诉说委屈,或者是没吃饭或者是没吃好饭,那么我一定是先把它们安顿好,然后自己才能把饭吃下去。晚上睡前也一定要观察它们的饭盆水碗,之后才能安心去睡。
以上我有这么多的乐趣,工作和生活如此充实,我就也不想灵魂的归宿了。
三、饮食众所周知,饮食是生活的一件大事,在我看来主要是安排合理,根据自己的体质,保证营养及健康即可。
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蔬菜、水果2、多吃杂粮3、少吃油、盐及高糖
4、不吃过饱5、晚餐适量少吃,以粥为主
四、运动我每天坚持锻炼,以快走的方式每日步,半小时走完,走完感到全身是汗,去年还走步,今年感到走步很勉强,所以改为步,大家要记得锻炼的程度与幅度不能勉强,需量力而行。除此之外,每日我要做深呼吸,锻炼肺功能。
五、保证睡眠晚上11点前必须要入睡,以往在睡前我是看报,现在视力下降所以只能听歌入睡了,每晚保证7小时睡眠,早晨6点起床,继而开始一天的工作。
以上是我多年来的生活,规律而充实,所以身体还比较健康,活到90多岁也算是长寿了。
我是幸福的,我有被患者所需要的工作,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幸福的家庭;有蒸蒸日上、日益发展的国家,有安定的社会,我相信会产生更多更多的老寿星,就像我一样。
最后以真诚的心,祝福大家健康快乐、青春常驻!
----------------------------------------
?作者简介:
陈彤云,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历任北京中医第二届编委会副主编、中医杂志第二、三届编委会委员及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副会长、理事、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医院技术顾问、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第二届顾问编委、北京中医学会第七、八届理事会顾问、医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专家委员会中医外科组委员、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研究课题评审委员、现代中医临床免疫研究所临床免疫学术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宣传顾问、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香港保健协会教授。
陈彤云教授,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中医世家,婚后又随哈锐川先生攻习皮外科。年陈彤云投身中医教育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年调至医院外科,又得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指点,深得哈、赵学术精髓。在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临床特色。其学术思想: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师古而要创新”,倡导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焦为枢,重视胃气;坚持以中医理论指导养生、护肤。
陈彤云应邀多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自然医学研讨会、美容保健及皮肤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了《燕山医话》和《常见皮肤病性病的中西医防治》,并参与编写了《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在中医皮外科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且临床疗效突出。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已带出徒弟4名。年由其组方研制的中药“祛斑增白面膜”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曾获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工作贡献奖、北京中医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委员贡献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最佳理事长。
-------------------------
小提示:可回复“首页”参与更多讨论(微社区、留言讨论等);回复“目录”进行往期回顾;查看往期内容直接回复第几期,如“1”或者“第1期”。欢迎进入首页通过“文章分类”参与该话题的讨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