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动养生中医这样认为

俗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古人也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医药王孙思邈认为,运动能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为了更健康,更长寿,更好地养生,我们应该如何运动呢?中医这样认为:

1、适度运动能提升阳气

从中医来看,阳气为生命之本,适度的运动可升阳,阳气升发,则生命力自然旺盛。

现代文明崇尚体育锻炼与竞技运动,有研究发现,运动能减少患癌的风险,从生理学及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固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性。

适度运动的好处很多现代研究发现:运动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持体型,防止肥胖;改善消化及排泄机能;排除不良情绪,所有这些都对防癌大有裨益。

从中医来看,适度运动能益五脏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肾藏相火;心主神;肺主气,司呼吸。主动深呼吸能宣畅肺气。且肺主降浊,肺气宣畅则浊毒易于排出体外。由此说,深呼吸不仅能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更有助于排出因抑郁、忧愁、生气、怨恨、烦恼等不良情绪所导致的痰浊水饮瘀血等的留滞。运动锻炼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亦可因深呼吸而加强肺的排浊,所以有助于健康。若五脏阳气通畅,自然不生癌症。

、过度运动则耗阳

运动要有度,过度运动反而会耗伤阳气阳气为生命的根本,过度耗阳,即是耗损生命。《素问》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运动,即会伤损健康。

如果运动过度,大量消耗体力,虽颇益于培养意志,却无助于保养肾精。有人重视锻炼肌肉块,使得肌肉粗壮有形,这是运动加强了脾气散精的功能。但追求肌肉块需保持脾气健旺,否则,脾气散精于外而反虚于内,就不值得了。

奥运会的一些运动项目颇好,但为了求胜,运动员不得不透支生命能量去争取金牌,因此,多伤病满身,甚至于难以长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属妄耗肾精,勇而劳甚,汗出淋漓,若再感邪,最易邪气深入。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马拉松或铁人项目或环法自行车赛等最耗阳气,阳损及阴,最终阴阳两损,颇为伤身。

3、运动要顺应四时规律

秋冬时节,阳气潜藏。若在秋冬季节从事大量运动,即是逆反四时。冬天当然也可以运动,晴好的日子去公园晒晒太阳,散散步,打打太极,做做瑜伽,使周身微微汗出,即是合适的运动。

世界上不少国家热衷于搞冬季奥运会,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严冬里坚持训练,并要在冰雪上展示运动成绩。从中医来看,入冬后阳气是要收要藏的,我们当静以藏阳,而不能剧烈运动以耗阳散阳。由此说,冬天大量运动是逆反自然。

中国人向来重视夏天的运动项目,而不重视冬天的运动。在历年的冬奥会上,中国队亦鲜有好成绩。但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冬奥会,从中医来讲,并不值得提倡。

运动的最好时节是夏天。夏天阳气在外,毛孔打开,做些汗出淋漓的运动也不要紧。当然,夏天若过度运动也会损伤阳气,照样不利于健康。

4、中医养生当如何运动

中医养生,主张运动要适度,以微汗出为好,而不主张大汗淋漓。

合适的运动最养生,使阳气升发而不耗,周身气血运行略加快,脏腑机能趋于平衡,即是最佳的效果。其要求有以下几条:

一则,尽量选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运动场所;

二则,运动时汗出溱溱,此时阳气自内向外透出,带动汗液排泄。阳浮于外而内阳偏虚,因此切不可喝冷饮。否则最易导致排汗不畅,甚至反引邪内入;

三则,诸多运动中以跑步最为方便,此法老少咸宜,或慢或快,皆可随意,且排汗最畅。

中年之后,阳气渐虚,体力必然弱于青年。中老年人当如何运动呢?孙思邈建议:“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个观点亦适合于大病康复之人,此时正气尚虚,运动一定要适量,亦需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有的老年人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即是逆反自然,其结果会事与愿违。

5、冬泳要不得

按中医理论,冬泳要不得。冬天寒冷,人体要保持体温,以使阳气收藏。若有寒邪刺激,内藏的阳气会外浮来抗寒,这就会导致阳气外泄。再者,冬天人体的阳气收藏,此为肾根,以为来年木气升发之本。若妄触寒湿,则人体不得不调动内藏之阳气,升浮于体表,以为御寒之用。如此则妄耗真阳,使阳气不能潜藏。虽然冬泳能刺激机体提高抗寒能力,暂时有助于预防感冒,但阳气外泄,肾根渐拔,久则必致大病重病。

有人问,为什么有80多岁的老人坚持每天游泳,冬夏不断,身体还特别健康?一则,人的体质不同,偏阳盛的人往往不怕冷,象不少老外大冬天穿着短裤,好象也不生病。别人这样,但我们不能效仿;二则,冬泳之人虽然外强,不过中干而已,况且其中阳受损,最易暴病。

我认为:冬泳或者“冬练三九”只对锻炼意志有好处,对于健康则绝无好处。毕竟冬天是阳气收藏的时节,能深藏就尽量不要妄动。

又有人说,为什么冬泳的人常年冬天穿很少不觉得冷?这可不是阳气太旺,而是阳气渐耗,导致阳损及阴,阴亏于内了。阴虚而热,阳气外浮,表现为身处寒冬亦不觉冷。当及时养阴扶阳,养阴使阳有所本,扶阳使阴有所使。否则,再发展下去,就会变成畏寒肢冷了。这是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了,体质则迅速下降。

同样的道理,夜跑和冬泳都是逆反了自然规律。对于一天来说,晚上阳气潜藏;对于一年来年,冬天阳气潜藏,夜晚和冬天不要人为地扰动阳气。有人问,为什么那些夜跑的人及冬泳的人看上去很健康?运动有益于健康,但夜跑和冬泳的人表面上健康,其实是扰乱阳气,逆反自然,长期来说,其健康必然受损。

6、中医运动养生观总结

生命在于运动,动动当然好。但具体要做多大的运动量,亦当因人而异。年轻人阳气旺盛,稍多些运动挺好;中老年人阳气已虚,运动量要低于年轻人,以运动后精神焕发,身体轻健为度。运动与节气有关。夏则人气在外,可以多动;冬则人气内藏,应该少动。因为静可藏阳,静可生慧。但静绝不是懒惰的借口。您还可阅读如下相关文章1、老中医养生饮食顺口溜(珍藏版)、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如何吃最养人?3、中医之饮食养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4、中医药象形思维的应用——五色入五脏(中医饮食养生)5、中医膳食与养生6、什么是“药食同源”7、“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8、中医饮食保健十法9、营养学基础知识大普及10、临床营养学基础知识大全

1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

1、为什么选择学中医?学中医的好处(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参考)

13、学医的好处(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参考)

14、学医出身的都可以干什么(1/5)?可以当政治家(国家首脑、政府官员等)

15、学医出身的都可以干什么(/5)?可以当财经领袖(经济学家、实业家、金融家等)

16、学医出身的都可以干什么(3/5)?可以当文学家

17、学医出身的都可以干什么(4/5)?可以当科学家(包括医学家、医生)

18、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一:《中医基础理论》集完整视频讲座*潘毅主讲)

19、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二:《中医诊断学》75集完整视频讲座*朱文峰主讲)

0、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三:《中药学》79集完整视频讲座*张廷模主讲)

1、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四:《方剂学》8集完整视频讲座*邓中甲主讲)

、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一:《黄帝内经》8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王洪图主讲)

3、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二:《伤寒论》7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郝万山主讲)

4、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三:《金匮要略》8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王雪华主讲)

5、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四:《温病学》7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刘景源主讲)

6、名人与中医30:习近平,对中医药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

7、名人与中医9:习仲勋与张仲景国医大学

8、名人与中医7:胡锦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9、名人与中医6:江泽民与中医渊源深

30、名人与中医5:邓小平“特别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31、名人与中医3:林彪笃信中医理论、而认为西医是骗人的、经常自己给自己开药方治病

3、名人与中医1:毛泽东称中医为中国对世界贡献之首

33、名人与中医19:郭沫若从反对中医到拥护中医

34、名人与中医18:著名大师陈寅恪为何百般抵制中医,还说宁让西医治死也不碰中医

35、名人与中医17:严复,出身中医世家却说:“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36、名人与中医16:奇才怪人傅斯年反对中医并声称“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

37、名人与中医15:梁启超宁死都不接受中医

38、名人与中医13:鲁迅——从反对中医到渐渐发现中医的好处

39、名人与中医5:汪精卫,因岳母痢疾病的治疗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40、名人与中医4:蒋介石相信中医并帮助阻止废除中医令的出台

41、名人与中医3:孙中山不信中医,却在生前为两位中医学家题词、还在晚年靠中药续命

4、名人与中医:袁世凯一向坚信中医,不相信西医

43、名人与中医1:溥仪想当中医,因为两点原因被拒绝

44、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介绍

45、中医(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汉医、维医、藏医、蒙医、傣医、回医等)

46、历史上四次废除中医的往事

47、投资中药类股票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swqf/6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