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年。民间也有“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大如年”之说。
专家提示冬至过后,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尽管如此,气温还是比较低,对于冬季而言,在饮食、作息上还是应该注意防寒保温,慎防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生。
冬至将至,中医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冬至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尽管如此,气温还是比较低,对于冬季而言,在饮食、作息上还是应该注意防寒保温,慎防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生。在起居作息方面,《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冬季,人体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特点而适当地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所以传统养生学提出人们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健康有益。在现代医学看来,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严寒刺激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人体的体力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有益于预防疾病。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国人重视的节日,大家都喜欢围炉而坐,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之间,不免会出现饮食不洁、不节的情况。所以,每年的入冬以后直到春节前后,都是一些胆胰疾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往常常说要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但是,也应该要注意不要饮食过量、过油,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的患者还应注意饮食不要过甜、过咸,可多食用青菜等。江门地区冬至都有吃汤圆的习惯,但是,如果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就要谨慎食用了。因为,糯米会引起消化不良,该类患者往往在进食不节后会出现胃胀、嗳气、泛酸、烧心等的症状。
不同体质的人该怎么样进补?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和茴香等,如韭菜炒鲜虾仁、胡桃仁粥。这些食物可补五脏,强壮体质。药补则可以选用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当归等,有时我们所吃的药材鸡爪就是有黄芪、党参、枸杞子、当归等。
阴虚体质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则主要在进补调理时可选择滋阴清热,滋养肝肾的食物和补药。食物如:瘦猪肉、鸭肉、海参、墨鱼、甲鱼、龟肉、海蜇、荸荠、芝麻、百合、银耳、黑木耳、蜂乳、燕窝等。补药可以选择燕窝、冬虫草、女贞子、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石斛、龟板、鳖甲。
湿热体质
若属于湿热体质者则不要一味进补,而要根据体质选用清热利湿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绿豆、鲫鱼、鸭肉、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白菜、芹菜、卷心菜、空心菜、莲藕等。
在冬季若要运动要注意什么事项?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有没有什么日常保健的小方法?这有一种可以在家中进行的保健方法,是中医特色之一的艾灸疗法。它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可有艾炷直接灸、隔姜灸、悬灸等,但一般如果在家中、非专业人士操作的话主要是食用悬灸。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可选用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位进行日常保健。但也要注意,艾灸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因此,在不熟悉自己身体状况的时候最好先咨询相应医师再行相关艾灸治疗。
食疗
推荐
四君乌鸡汤
——原料:
党参20克,茯苓15,白术10,乌骨鸡克,葱10克,姜10克
制法:
1、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2、将党参、茯苓、白术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注入鸡清汤,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疗效:
四君子汤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本方在现代药理方面主要有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乌鸡,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加上四君子汤可有效促进脾胃功能,若伴有脘腹胀满者尚可加用陈皮、砂仁、苏梗等理气之品。
——
推荐专家
姓名:唐兴荣
科室:中医内科、名中医工作室
职称:主任中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职务:科教科科长
主要从事内伤杂病及疑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江门市首批“名师带徒工程”学徒,师从全国著名中医疑难杂病专家熊继柏教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肾脏疾病,疗效显著。先后主持或参与1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成果成果通过鉴定并获奖。先后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担任多项社会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六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三楼名中医工作室
预约请提前1-7工作日拨打()或或
订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