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续命汤治疗中风高血压的用法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导读:小续命汤最早记载见于汉魏两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因该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被当时众医奉为“诸汤之最要”。后由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并确定其功用为:扶正祛风,主治外中风之口眼歪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等症。

小续命汤

作者/钟相根

小续命汤最早记载见于汉魏两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因该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被当时众医奉为“诸汤之最要”。后由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并确定其功用为:扶正祛风,主治外中风之口眼歪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等症。该方治疗中风病在唐宋以前颇为广泛,其重要性也是勿庸置疑的,如《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就把小续命汤放在治风剂之首,并列有续命汤类方数首,王焘《外台秘要》亦如此排列。显示出小续命汤在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病的重要地位。

甘草、麻黄、防己、人参、桂枝、黄芩、川芎、杏仁、芍药各一两、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附子大者一枚炮

上十ー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差更服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差。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服之,以防瘖癔也。

温经通阳,祛风扶正。

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祛风逐湿,以开其表;又邪壅于外,则里气不宣,故郁而化热,当以杏仁利之,黄芩清之;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益气而调中;白芍、川芎护营和血;用附子既可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其表;姜、枣为引者,以调和营卫。

《灵枢?五变篇》:“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人体正气衰弱,风邪挟寒外袭所致,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风寒之邪长驱直入,直达经络,属真中风。小续命汤功能温经通阳,扶正祛风,可用于西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临床见症:风邪中经,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头痛项强,或神志闷乱等。舌淡苔薄腻,舌体强硬或短缩、颤动。脉浮退或浮缓。

案1、脑血栓(李可医案)

孙某,男,60岁。年1月日初诊。30年前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低压偏高,持续在~mmHg)、脑动脉硬化。0年前的一天夜里,突然被惊醒,醒时就发现自己右半身的上下肢在不停地抖动,大约抖动了十几下就停下来,间隔半分钟又抖动,如此反复了3次,随后右半身瘫痪,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经过中西医治疗,有所恢复但右半身仍行动不便,入冬以来,眩晕加重,手指麻木,膝软,舌质略暗,苔白滑,脉涩无力。证属劳倦内伤,诸虚百损,中风久延,大气不运,元阳难于敷布,痰湿瘀浊阻塞三焦。头面、印堂灰暗,殊非佳兆,为防突变,力挽颓势。

拟小续命汤法衍变方:北芪50g、麻黄10g、制黑附片45~00g(逐日叠加10g)、当归、桂枝各45g、辽细辛45g、川芎、干姜各90g、红参(另炖)、灵脂各30g、桃红各10g、僵蚕10g、地龙45g、生南星10g、生半夏45g、生姜45g、清全蝎、大蜈蚣各6条、小白花蛇1条(研冲服)、黑小豆30g、大枣5枚、黑木耳45g、白芥子炒研10g。加水6斤,文火煮小时,去渣,再煎浓缩至ml,3次分服。

二诊:服1剂,药后0分钟,患侧肢体出现痒麻如触电,甚则肌肉突突跳动。3剂后,泻下恶臭稀便,倍感轻松。15剂后,走路姿势已有好转,如原来右腿每迈步时必有后撅,而今已无此动作了。附子加至g时,周身有麻木触电感,故减去10g,守方续服。

三诊:服1个月后,右脚掌已能用力迈步了,效不更方,继服1个月。

案、中风(颜乾麟医案)

包某某,男,6岁。年4月7日初诊。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曾有中风史。头颅MRI提示:双侧额顶叶、侧脑室旁、基底节及脑干多发缺血梗塞灶。现症见:左下肢乏力,但略可抬高,平卧时也能翻身,左手活动功能下降,右侧手足瘫痪,大便不畅,入夜难寐,脉细缓,舌红苔薄白。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以小续命汤加味。

药用:生麻黄6g、桂枝5g、细辛3g、防风10g、防己10g、杏仁9g、黄芩6g、党参9g、熟附子6g、川芎9g、鹿角10g、肉苁蓉15g、菟丝子10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0g、厚朴10g、炙甘草5g。

二诊:服上方近1月后,左下肢已能活动,右下肢也有所恢复,胃纳一般,大便仍不畅,口干不明显,痰少,舌红苔薄黄,脉小弦。即以原方去当归,加炙黄芪15g,龟板胶10g,治疗近3个月后两下肢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左下肢己能起步,右侧手足亦能稍微活动,大便通畅,其他症状也递次减轻。

原按:该病人年过六旬,正气日虚,风邪趁虚侵袭脉道,血脉经络受阻,血液日渐滞行成瘀,阻塞脉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通荣四肢肌肉,则肢体牵掣疼痛;中风之后上盛下虚,虚阳上亢,相火不能复位,肾阳亏虚于下,不能温润肠道,常辅以温助肾阳之品,以期上下同调,顺畅气机。故尊师用小续命汤祛风活血通络的同时酌加温阳益肾的鹿角、肉苁蓉、菟丝子,温肾益精,暖腰润肠。后加炙黄芪、龟板胶以取益气滋阴,固本清源收效。

案3、原发性高血压(彭培初医案)

某某,男,68岁,年3月3日因头昏重胀时发5年,加重1周入院。检查:血压/mmHg。眼底检査:动脉硬化级。胸片示左心室扩大,甘油三酯.0mmol/L,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停服西药,改用小续命汤加减:羌活、独活各9g,桂枝9g,麻黄9g,赤芍9g,防风1g,防己1g,附子9g,栀子9g,白术9g,川芎9g,茯苓1g,黄芩9g,莪术1g,水蛭9g,车前子1g。剂后症状即逐渐减轻,头痛消失,血压10/70mmHg,住院5天,血压稳定出院。

原按: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头风、眩晕范畴,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其中以风为先,故以小续命汤治之。方中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祛风湿,通经络;麻黄、桂枝宣肺散邪,寒盛佐以附子,热盛佐以黄芩;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三棱、莪术、水蛭祛瘀通络。临床观察,本方的降压效果较好。

本文摘自《被遗忘的古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钟相根

文源:杏林宝典

精彩文章回顾

人有两套系统,经络与解剖;需要两位大夫,中医和西医?

为什么你身体那么“硬”?因为你的筋比你还老!

乳腺病早期在脾胃,中晚期在肝胆

肚子胀不消化,按揉漏谷穴!

类风湿性关节炎:朱丹溪、岳美中、朱进忠都用一张方子

深入解读:侯氏黑散与风引汤治中风之争

朱亚蓉

博士开诊所:我最终决定回归民间!

清代中医从业,不需要向国家部门申请行医资格证

治病奇闻:古中医罗列出来的91种特怪病

生病了?别忙吃药!

抛砖引玉:给你14条“抓主证”思维(自己拓展下去)

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有办法!

一共78条脉法奥秘(脉学心法)

生发乌发常用中成药(治疗脱发/白发)

古中医揭秘-癌症也是很脆弱的

揭开人类疾病的真正根源,原来拥有健康这么简单

药少法备,赵绍琴提壶揭盖治"尿闭"

赵绍琴

经络按摩-配动画(通则不痛,超级实用)

拜三次年求来的祛疤美容方

增培杰,陈创涛

胡希恕:大柴胡汤及其加减合方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ysdp/6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