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www.t52mall.com/bdfcs/bdfby/2143.html
曾国藩作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关于曾国藩的故事、书籍和文章有很多,从出生巨蟒转世、少年读本书、和李鸿章的关系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33岁时提笔写下的修身十二心法对其后半生影响甚大,也是能够使其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重要原因。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作为我们能够触摸到的资料最完整生平记录最详细真实的儒家圣人,学习曾国藩对我们的人生意义重大,而学习曾国藩就不得不学习修身十二条。
曾国藩被称为千古完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名垂青史的高人,在小的时候出了名的笨,在青年时期骄傲、放纵、好色,经常的喝酒、聊天、听戏、下棋、吸烟,为了戒烟前后立誓十多次。这样一个智商不高,又有很多恶习的曾国藩怎会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之精神导师的呢?
曾国藩的脱胎换骨缘于一次讲学。那一次他准备的很差,讲到一半时,听课的人就开始起哄。一堂课下来,曾国藩狼狈不堪。痛定失痛,他决心改变。33岁的曾国藩,在那个寂静的深秋的夜晚,在极其平静且冷静地砸掉了他的烟具、焚烧了他的烟叶之后,回到书房,郑重地写下了“日课十二条”。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从他给自己立的十二条规矩开始的。这十二条铁规戒律成为了曾国藩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圣人也只普通人,唯靠修身自律,日积月累而成。33岁的曾国藩能够在醒悟后,把十二课作为铁律,雷打不动的坚持,最终成为圣人,对于我们来说一样意义重大。
1、主敬:
恭敬为重:保持内外整齐严肃,时时事事崇敬,没有事情时候保持内心安静,有事情的时候保持内心专一。内心要纯净,充满活力。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保持内心的安静、专心,是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能够有效思考的基础。
2、静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地有仁心,在绝境中孕育希望,静极生动,阳极生阴,反复体悟求仁心。仁心是儒家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
静坐思人生,能够拿出一段时间,独自静坐沉思,对于人生的意义重大,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是独立的思考。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3.早起: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你沉醉于清晨的美梦时,别人已经在为梦想、身体、精神加油了。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聪明,而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他们懂得克制,擅于脱离身心的舒适区。早起的名人的例子有很多,早起的至理名言也有很多,但是实施起来也很困难,特别是要长久的坚持。
“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富兰克林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早起,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效能,充分的利用好早晨的时光,控制自己的人生。
4、读书不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项成本最低的投资,但又是一个所有人都有资格的领域,改变命运,提升气质的最优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可以提升气质;读史可以开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读书就能领略世间最顶尖人的为人处世,看遍各地的风土人情,沉浸不一样的世界,穿越时间和空间。
读书修身路,世间最公平最开放的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进入,只要坚持都能有收获。
5.读史: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读史书可以知得失,学习到古代人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成功和不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总结。中国二十四史,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传奇人物,作为当时历史上最顶尖人物,无论智商、情商、为人处世、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我们成长的养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多读历史可以使人从古人做事的得失成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供自己参考,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我们少犯同样的错误,变得更明智。
6.谨言: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无巧”
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等。
说话有道,行为谨慎,进退有度“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说话谨慎,反复思考,说话就会有人附和,行为小心,任何事情不随便,自然有很多人拥护,跟着你走。
说话有道,行为谨慎,进退有度,才能让人信服,获取信任,游刃有余。
7.养气:
养气:养出一团合意气
养气分为两类,一个是精神属性,一个是身体属性。
身体属性的养气,我觉得按照中医理论能够做多少就要做多少,中医的养气已经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和考验,五行相生相克也显示了其世界基本构成框架的稳固,中医已经熬过了蛰伏期,斗胆推测,后百年中医将在医学和养生界展发出东方古国的神奇。
精神属性的养气,说实话相对于现代人太难,要严格的遵循已经非常的困难。但是每个都有独特的符合自己的身心秉性,找出符合自己的身心秉性,然后沉淀发扬,形成符合自己的场域,更符合现在社会。一个充满活力,好动活泼的人,非要违背秉性,出尘打坐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社会毕竟已经更加的包容。所以找出自己擅长的身心秉性,然后发扬光大,养出一团合意自己的气场,才是正道。
8.保身:
节劳,节欲,节饮食,夜不出门,时时当作养病。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需要学习的信条。所以健康的饮食,清淡、干净、丰富、适量就是最好;合理运动,把运动当成一种习惯;合理规划人生,认识人生的真谛,减少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增加睡眠,减少夜夜笙箫;把自己当做病人,进行养生。当然最重要的是,若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坚持住了就能还回好身体。
节劳,节欲,节饮食,夜不出门,时时当作养病。好好养生,毕竟活的久才是真的算笑到最后。
节劳,节欲,节饮食,夜不出门9.日知其所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工作中最好的总结、反思方式就是写工作日志,为什么叫做工作日志,就是专门针对工作的日志,简单、简洁、简练,不需要面面俱到。
总结今天工作中的时间、计划、思考、学习等问题,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记录灵感,如果还有时间简单的写一下明天的备忘录,就是一篇有效的工作日志。工作日志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有效,能够在将来看懂就行了,不要求整洁。
10.月无忘其所能:
唯有文字,才能记录思想。写作可以记录下所有最真实的经历,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同时也是门槛最低、成本最小的方式。
写一篇好文章,需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需要广泛涉猎,可以实现自己不同凡响的愿望。
11.作字:
字如其人,能够静心练字,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字写得好不好不仅是一个人的名片,更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所以买一支好钢笔,在日常一笔一划的记录自己的心情,排泄内心的烦躁,磨炼自己的意志,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夜不出门:12.夜不出门:
夜不出门是一个人良性循环的开始。“夜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夜晚出门消耗时间,多有酒色应酬,易迷失心情,造成心神疲惫。
作为修身《日课十二条》的大总结,用夜不出门来总括,其实格外有道理。夜晚出门,浪费时间,消耗心神,在白天不可能有精力坚持修身养性的课程。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修身《日课十二条》,在其修身自律,日积月累下,终成大儒圣人。作为平常人的我们,只要自己内心强大,明确坚定,不为环境所轻易地左右,必会有所获。很多时候收获就如同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但长期的积累,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但是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