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中医大学培养出来的中医废材怪语录

有人说中国教育界的怪现象就是:如果你真的想做文学家,就千万不要上中文系,否则就一辈子写不出好文章来了。如果想做教育家,就千万不要去读教育学院。想学哲学,也千万不要上哲学系。想做历史学家,也不能上历史系。这就是中国大学的“专业贡献价值”。那么,其他讲究“应用和实战”的技术性学院,会不会好一些呢?很怪异!连应用专业,中国的大学也可以把它搞得很不像样子。比如,如果你居然想进武术院校深造一下“传统功夫”,专业学习如太极这样的“国粹”的话,你就找错了地方。我原来一直以为中国体育学院的武术系“藏龙卧虎”,一定有不少各派的顶尖高手。后来认识了武汉体育学院的几个武术教练,才知道一些内幕;有一位教练是有真本事的,从他那儿我学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他的本事却不是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的,而是私下里到处拜师学的。我去武术教学馆里看学生们训练,看到几个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我对教练说:他们明明练错了,违背拳理,为什么不纠正过来呢?教练叹口气:他知道是错的,但是也只能按照这种“国家标准套路”来教学,否则他们参加比赛的时候就会被扣分。他们的实战水平如何呢?我认识体院的两个“太极拳冠军”,坦率说,我一只手就能够用太极功夫把这种“太极冠军”轻易击倒;并不是我功夫有多高明,而是他们基本上不懂,也不关心格斗和技击,更不懂高明的太极技击术。这些人不懂真太极,可能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太极大师;然而,他们却“代表了中国的太极拳水平”。更可笑的是一位“武术研究生博导”,他根本就不会武术,也不练武术。他不会内家,也不懂外家;不会西方拳击,也不会格斗。但是他是一个武术名人的后代,自己会写武术文章,会“研究武术历史”,加上有资历,因此就是体院的“武术专业研究生导师”了。他的一位弟子是我的朋友,武术之乡出身的,传统武术专业毕业,自己也练拳;可是如果真打的话,也是挡不住我一只手的。这种古怪的“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恐怕也是“中国特色”吧?不过,这些武术冠军们虽然不能实战,但是表演还是很漂亮的。中国传统武术总算还是有点“观赏性价值”,毕竟现在是热兵器时代,传统的实战武功没什么用处了,因此用于舞台表演也很正常。这也是武术研究生导师的“妙论”---武术的表演价值,以及现在不用去学武术真功夫的理由。但是,医学这种必须讲究“疗效”的专业教育,也同武术一样变成了表演用的“摆设”和笑话。建国60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国家承认资历的“正宗中医医师”;他们并没有把中医发扬光大;这些只会讲课不会治病的“教授”,医院里只会混日子的“中医师”,成为了“大陆中医的主流”;这些中医在西医面前完全不堪一击,让中医在老百姓的心中彻底失去地位,让中医成为只能够去搞搞“保健,养生”这种说不清疗效,也无法验证效果的“国民信仰”,高高地供在神台上;这些“正宗中医”正是中国中医的掘墓人!这里就介绍几个中医怪胎的案例: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某宣称“我负中医,中医负我”的王教授。他的经历是:十九岁进中医学院,学了一辈子“中医理论”,用“中医理论”当了一辈子中医师,在中医学院教了30多年的“中医理论”,可以说是“中医泰斗”了。可是,他这个中医是不会治病的。他不仅不会用正统中医的方法手段治病,实际上,他连基本的中医思维和中医基本概念都不具备,也不会用西医的方式治病,因此他自认“我负中医”。退休后,他突然醒悟到;这一辈子不是白混了吗?当年壮志凌云,想做现代的孙思邈和华佗,扁鹊,刻苦钻研医术一生,却连“医”的门都没有摸到。所以学中医和爱好中医的朋友一定要读一读“倪海厦写给中医学院学生的一封信”这篇文章,你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ysdp/6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