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卫健委组织制定的地方标准《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基本要求》10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应配备感染防控服务人员,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平方米。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技术人员应掌握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9月23日北京日报)
一提起中医,在当下的这个语境当中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争议还是比较尖锐的。就在前几天笔者刷抖音时有一个关于中医的视频,大概说的是关于经络、穴位等概念,而西医解剖之后根本没有发现这些概念。点开评论区一看,毫不例外的就是两种观点的尖锐交锋。反对者认为中医早就已经落伍,而且其中的很多方法被证明是错误的;支持者也可以用现身说法来说明中医的神奇。笔者认为,抛开根治疾病这一点不说,也许现在的中医已经没有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演绎的那么神奇了,但是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毕竟养生保健是个慢功夫,中医也是以调理为主的。别的不说,就说这最常见的针灸、刮痧、拔罐等辅助手段,在奥运会期间很多外国的运动员身上也是拔罐的痕迹,因为他们也都认识到中医的一些手段在缓解疼痛、保健身体方面的有效作用。可以说,在保健养生这一点上,大多数国人还是比较认同的。
也正因为大家对于养生保健的认同,所以导致目前养生保健的市场相当混乱。比如去美容院吧,任何一个技师都敢巴拉巴拉跟你说一堆经络的知识;而那些足疗店之类的场所,更是不得了,似乎是各种名中医都有。笔者医院定期做按摩和针灸,期间就被健谈的中医讲的一段故事给逗乐了。他讲述的就是自己有一次看到某家新开业的所谓保健馆搞活动,于是很便宜的价格体验四次,每次进去都遇到了不同的技师诊断出他身体上的问题,结果都被他三言两语给怼回去了。结果他硬生生地搞成了了一次中医保健打假现场直播。言语中他就说起了现如今中医养生保健市场的乱象。
而笔者之所以认为必须对这种乱象进行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北京已经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大概是一个共性的规律,大多数人退休并慢慢进入老年人的行列后,格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