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丸价格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5659.html
秋
分
节气
八月廿八
寒暑平,昼夜均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日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这个时候,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悄然换了权重,阴阳之气由夏外散转为秋收藏,人体的气血亦同,这从白露后人们的舌象以淡白舌更多见也可初见端倪。因此,秋分时节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候,也是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的时候。
那么秋分养生应该怎么做呢?元释堂中医师就给大家分享秋分节气的养生秘诀!
秋分后小心六大疾病
QIUFENXISU
1
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
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3
肠胃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分以后,天气变冷,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还可能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4
心血管病
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秋分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
过敏性鼻炎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繁殖,易引起过敏。
6
抑郁烦躁
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
秋分养生
QIUFENWUHOU
一、解体渴补气津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出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此时养生要尤其注重平补,即平衡身体的阴阳变化,平补气津。
常补水,多喝粥。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还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木耳、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本身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人,也别贪食西瓜、冷饮、螃蟹等寒凉之物。
二、饮食温润多食酸味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日宜收不宜散。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喉干燥、干咳、皮肤干裂等燥症,燥邪易伤肺。
故饮食调理应以润肺清燥、养阴生津为原则,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食物,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饮食要清淡,适当进食一些脂肪。根据个人体质可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等,以滋阴润肺、养阴生津。
三、注意保暖
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头部、肚脐和脚这三个地方的保暖。
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受凉后会引起头痛等。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艾灸对头部的影响可以有效疏通头部的经络,补充阳气。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艾灸贴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除了鞋袜保暖、睡前泡脚之外,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开始做足底艾灸,使人体脏器阴阳平衡,具有祛寒除湿、调理气血的作用。
秋分食养
BAILUYANGSHENG
防秋燥补气津
秋季燥邪伤人,易伤津液,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滋生一些疾病。在饮食上建议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1、梨子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方法:梨两个,粳米克,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后放入冰糖50克,吃梨食粥。
秋燥咳嗽要提防,这种咳嗽往往咽喉一痒就咳,干咳少痰。
推荐:桑叶雪梨甘蔗水
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目赤昏花等。
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润肺、利便的功能,可用于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等。
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脾、胃经,有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津液不足、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虚热咳嗽等病症。
方法:桑叶15克,甘蔗一节去皮切段,雪梨一枚切块,放入水中煮15分钟,待冷却温饮。
桑叶雪梨甘蔗水,味道甘甜,滋阴润肺,可以作为日常饮品。
保护脾胃
秋分时节寒湿较重,饮食上选择温和的食物以保护脾胃。
健脾胃:山药、地瓜、南瓜、玉米等。
护肺脏:银耳、梨、甘蔗、苹果、猕猴桃等。
有助调节免疫力:胡萝卜、菠菜、西兰花等。
有助保护心血管:木耳、香菇等,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增减食材。
日光夜色两均长。
暑退秋澄转爽凉,
原标题:《“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秋分养生,温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