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寒变小暖阳光频上岗

1月5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4日,广西还是以多云到阴的天气为主,白天阳光偶尔露脸,桂南部分区域有分散小雨客串。少了暖阳照射,全区大部体感较为阴冷。

1月4日傍晚,南宁市天气微凉,中越路一夜市步行街上,市民在挑选年货。记者邹财麟摄

有民谚称“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足以说明寒冷程度。1月的广西进入隆冬季节,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也是降水量较少的月份之一。

不过,广西这两年的小寒节气都不太寒。相关数据显示,年小寒当天,南宁城区最高气温达到22.6℃,玉林、梧州等地最高气温也有“2”字头。气象部门预计,广西今年的“小寒”将被升温伪装成短暂的“小暖”,最低气温普遍升到10℃以上。

虽然4日晚有一股新冷空气到访广西,但强度较弱。广西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广西天气将越来越暖,最暖的日子或出现在6日、7日,雨水缩减,阳光冲破云层上线,适宜洗晒衣物。在阳光的加持下,气温加速上升,广西大部地区最高气温纷纷超过20℃。

眼下,位于德保县巴头乡的红枫进入最佳观赏期。黄少将摄

节气知识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北京时间1月5日23时5分将迎来小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通常出现在“三九”和“四九”。“今年小寒始于‘二九’第六天,终于‘四九’第二天。此时节,北方大地冻得比较坚硬,南方的阴寒也日复一日。”由国庆说。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时节,虽然寒冷难耐,却即将迎来冬春相交之时。古人早就认为,春天已经一点点到来,开始慢慢逼退冬天,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春山可望”的光景。

“花信”三候

智慧的古人根据大自然的变化,将小寒至谷雨阶段共八个节气,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对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风”。风动花开,待这“二十四朵花”次第登场、退场,人们便从冬末开始慢慢走过整个春天,从而进入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

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尤其是梅花,在腊月迎寒怒放,成为寒冬里的报春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有花如此,寒天何惧?

动物三候

伴随气温回升,春意也悄然萌动。

动物往往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小寒还有动物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感受到阳气的萌发,因而开始向北迁移;北方随处可见的喜鹊,感觉春意来临,便开始筑巢繁衍;雉鸡发出求偶的声音,为了春天里的爱情而开始鸣叫。鸟类的变化,无一不透露春之希望。

多食温热食物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是进补的绝佳季节。由国庆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冬令进补要有的放矢,药补、食补相结合,在日常饮食中宜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如羊肉、鸡肉、鸭肉、萝卜、红枣、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枸杞等,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让身体“暖”起来。

要注意要少吃生冷和过于油腻的煎炸类食物。同时,天气比较干燥,除了多喝温水,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能润燥生津的汤汁,比如柠檬水。

日出后再锻炼

今年小寒期间,全国温度并不低。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十天,冷空气势力弱,大部地区的气温将逐渐回升,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逐步转为偏高。这期间最低气温的回升并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早晚更需注意做好保暖。

专家提示,应早睡晚起,多注意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同时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习惯晨练的人们,可适当推迟外出时间,日出后锻炼。晨练时应佩戴帽子、手套,注意头部、手部的保暖。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以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据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oujie.net/sjzy/9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